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鹿茸(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鹿茸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jīng)加工后,陰干或烘干?;谷字鳟a(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馬鹿茸主產(chǎn)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等地者又稱東馬鹿茸;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產(chǎn)者又稱西馬鹿茸。

  • 中藥名稱鹿茸

  • 中藥學名(拉丁名)CERVI CORNU PANTOTRICHUM

  • 別 名茸角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動物藥

  • 分布區(qū)域花鹿茸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花鹿茸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馬鹿茸主產(chǎn)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等地者又稱東馬鹿茸;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產(chǎn)者又稱西馬鹿茸。

入藥部位

動物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jīng)加工后,陰干或烘干。(《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花鹿茸:呈圓柱狀分枝,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杠”,主枝習稱“大挺”,長17-20cm,鋸口直徑4-5cm,離鋸口約1cm處分出側枝,習稱“門莊”,長9-15cm,直徑較大挺略細。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端較密,下端較疏;分岔間具1條灰黑色筋脈,皮茸緊貼。鋸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zhì),中部密布細孔。具二個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3-33cm,直徑較二杠細,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紅黃色,茸毛較稀而粗。體輕。氣微腥,味微咸。
二茬茸與頭茬茸相似,但挺長而不圓或下粗上細,下部有縱棱筋。皮灰黃色,茸毛較粗糙,鋸口外圍多已骨化。體較重。無腥氣。
馬鹿茸:較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蓮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或更多。按產(chǎn)地分為“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
東馬鹿茸:“單門”大挺長25-27cm,直徑約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黃色,鋸口面外皮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細孔,質(zhì)嫩;“蓮花”大挺長可達33cm,下部有棱筋,鋸口面蜂窩狀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質(zhì)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頂端多無毛,習稱“捻頭”。
西馬鹿茸:大挺多不圓,頂端圓扁不一,長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縮干癟,分枝較長且彎曲,茸毛粗長,灰色或黑灰色。鋸口色較深,常見骨質(zhì)。氣腥臭,味咸。(《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咸,溫。歸腎、肝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diào)沖任,托瘡毒。(《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虧虛,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1-2g,研末沖服。(《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火盛或肺有熱痰以及外感熱病者俊禁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密閉,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1g,加水4ml,加熱1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1ml,加茚三酮試液3滴,搖勻,加熱煮沸數(shù)分鐘,顯藍紫色;另取濾液1ml,加10%氫氧化鈉溶液2滴,搖勻,滴加0.5%硫酸銅溶液,顯藍紫色。
2.取本品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鹿茸對照藥材0.4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甘氨酸對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8μl、對照品溶液1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①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聾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腳弱,小便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鹿茸(酒浸)、當歸(酒浸)等分。為細末,煮烏梅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濟生方》黑丸)
②治精血俱虛,營衛(wèi)耗損,潮熱自汗,怔忡驚悸,肢體倦乏,一切虛弱之癥:鹿茸(酒蒸)、附子(炮)各一兩。上細切,分作四付,水二盞,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溫服。(《世醫(yī)得效方》茸附湯)
③治虛弱陽事不舉,面色不明,小便頻數(shù),飲食不思:好鹿茸五錢,多用一兩(去皮,切片),干山藥一兩(為末)。上以生薄絹裹,用酒浸七日后,飲酒,日三盞為度。酒盡,將鹿茸焙干,留為補藥用之。(《普濟方》鹿茸酒)
④治眩暈之甚,抬頭則屋轉(zhuǎn),眼常黑花,觀見常如有物飛動,或見物為二:鹿茸,每服半兩,用無灰酒三盞,煎至一盞,去滓,入麝香少許服。(《證治要訣》)
⑤治濕久不治,伏足少陰,舌白身痛,足跗浮腫:鹿茸五錢,附子三錢,草果一錢,菟絲子三錢,茯苓五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溫病條辨》鹿附湯)
⑥治小腸虛冷,小便數(shù)多:鹿茸二兩(酥炙令微黃),白龍骨一兩(燒過),桑螵蛸三分(微炒),椒紅一兩(微炒),附子一兩半(炮),山茱萸一兩。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二十丸。(《圣惠方》鹿茸丸)
⑦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鹿茸十八銖,桑耳二兩半。上二味,以醋五升漬,炙燥漬盡為度,治下篩,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⑧治室女沖任虛寒,帶下純白:鹿茸(醋蒸,焙)二兩,白斂、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兩。上為細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濟生方》白斂丸)
⑨治尿血:鹿茸(炙)、當歸、干地黃各二兩,葵子五臺,蒲黃五合。上五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蕪荑。(《古今錄驗方》鹿茸散)
⑩治下痢危困:麝香半錢(別研,臨時入),鹿茸一兩(酥炙)。上鹿茸為細末,方入麝香,以燈心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百一選方》香茸丸)

中藥炮制

鹿茸片: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凈,以布帶纏繞茸體,自鋸口面小孔灌入熱白酒,并不斷添酒,至潤透或灌酒稍蒸,橫切薄片,壓平,干燥。
鹿茸粉: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凈,劈成碎塊,研成細粉。(《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關藥、 維藥

相關論述

1.《本草經(jīng)疏》:鹿茸,稟純陽之質(zhì),含生發(fā)之氣。婦人沖任脈虛,則為漏下惡血,或瘀血在腹,或為石淋。男子肝腎不足,則為寒熱、驚癇,或虛勞灑灑如瘧,或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或小便數(shù)利。泄精、溺血。此藥走命門、心包絡及肝、腎之陰分,補下元真陽,故能主如上諸證,及益氣強志也。癰腫疽瘍,皆營氣不從所致,甘溫能通血脈,和腠理,故亦主之。
2.《本經(jīng)逢原》:鹿茸功用,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取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強筋健骨,固精攝便,下無虛人,頭旋眼黑,皆宜用之?!侗窘?jīng)》治漏下惡血,是陽虛不能統(tǒng)陰,即寒熱驚癇,皆肝腎精血不足所致也。八味丸中加鹿茸、五味子,名十補丸,為峻補命門真元之專藥。
3.曹炳章:鹿茸,補精填髓之功效雖甚偉,服食不善,往往發(fā)生吐血、覷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考其原因,其人平時多陽旺液燥,貧血虧精,氣血乏運,茍服食參、茸,能用份少、服日多,則助氣養(yǎng)血,有益無損,雖有余熱,亦不為害;若陽虛陰燥之人,再驟服大劑,以致有助燥爍陰之弊。蓋茸為骨血之精,通督脈而上沖于腦,其上升之性,故如上述之病生焉。余每遇當用鹿茸之癥,自一厘慚增至數(shù)分、數(shù)錢,每獲妥效,此即大虛緩補之義也。
4.《本經(jīng)》: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
5.《別錄》:療虛勞灑灑如瘧,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癢(《本草經(jīng)疏》云:'癢'應作'瘍')。
6.《藥性論》:主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夢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未空心溫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帶下,入散用。
7.《日華子本草》: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氣,酥炙入用。
8.《綱目》:生精補髓,養(yǎng)血益陽,強健筋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9.《本草切要》:治小兒痘瘡虛白,漿水不充,或大便泄瀉,寒戰(zhàn)咬牙;治老人脾腎衰寒,命門無火,或飲食減常,大便溏滑諸證。

傳說淵源

       相傳,從前,有三兄弟,父母死了以后,他們就分了家。老大為人尖刻毒辣;老二為人吝嗇狡詐;老三為人忠厚老實、勇敢勤勞,受到人們的稱贊。
       有一天,兄弟三人相約,一起去森林里打獵。老三勇敢地走在前面,老二膽小走在中間,老大怕死跟在后邊。
       走著走著,樹林里發(fā)出了異常樣的響聲。老大、老二都嚇得躲在大樹后面,蹲下來不敢動彈,只有老三無畏地向發(fā)出聲音的地方走去。哦!原來是一只長著嫩角的鹿。老三不慌不忙,端起了獵槍,扣動扳機,“砰”一聲,馬鹿被擊中頭部,倒在草叢里一動不動了。把鹿打死了,怎么分呢?“我看就這樣分吧!大哥是一家之首,就應該分頭;弟弟是一家之尾,應該分腳和尾巴?!苯苹睦隙f,“我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不頭不尾,應該分身子?!奔饪痰睦洗筮B連擺手說:“不行不行,打獵還分什么我大你?。∽詈侠淼霓k法是,誰打著哪里就分那里,打著什么分什么?!本鞯睦隙蜆O力表示贊同。
       忠厚的老三爭不過他們只好提著一個沒有肉的鹿頭回家了。按照寨規(guī),不管誰打得野味,都要分一部分給大家嘗嘗。老三難辦極了,鹿頭上一點肉也沒有,怎么分給大家呢?他想出一個辦法:去借了一口大鍋來,滿滿兩挑水倒進去。然后就把鹿頭放到鍋里煮,由于太少,鹿角也不象過去那樣砍下來扔掉了,都放進去,熬成了一鍋骨頭湯,把湯給寨子里的每個鄉(xiāng)親都端去一碗。
       怪事出來了,吃了很多鹿肉的老大老二沒有把身子補好,而喝了鹿頭湯的人,卻個個覺得全身發(fā)熱,手腳有了使不完的勁,人也強壯了。
       “這到底是為什么?”有經(jīng)驗的老人想,以前吃鹿肉從沒吃過鹿角在一起做的,所以就沒起到什么作用,這次老三把一對嫩角都放進去煮了,所以效果截然不同。”以后,人們反復試了幾次,證明嫩鹿角確實有滋補身子的功效!因為嫩鹿角上長有很多茸毛,大家就把這種大補藥叫做鹿茸了。

原標題:鹿茸
詞條標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