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白接骨(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白接骨為爵床科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neesiana (Wall.) Lindau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全國各地均產(chǎn)。

  • 中藥名稱白接骨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ERBA ASYSTASIE CHINENSIS

  • 別 名玉龍盤、無骨苧麻、玉梗半枝蓮

  • 所屬功效類止血藥

  • 爵床科

  • 分布區(qū)域全國各地均產(chǎn)。

來源

本品為爵床科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neesiana (Wall.) Lindau的全草。(《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全國各地均產(chǎn)。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全草長短不一,莖略呈四方形,有分枝,全體光滑無毛。葉對生,皺縮,完整葉片卵形至橢圓狀短圓形或披針形,長5-15cm,寬2.5-4cm,先端漸尖至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常下延至葉柄;葉緣微波狀至具微齒。(《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苦、淡,涼。歸肺經(jīng)。(《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化瘀止血,續(xù)筋接骨,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瘀腫,扭傷骨折,風(fēng)濕肢腫,腹水,瘡瘍潰爛,癤腫,咽喉腫痛。(《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爛絞汁;或研末。外用:適量,適品搗敷或研末撒。(《中華本草》)

用藥禁忌

孕婦及月經(jīng)期慎服。(《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①治外傷出血:白接骨根莖或全草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創(chuàng)傷出血:白接骨全草或根曬干,研末,加少許冰片,撒敷傷口。(江西《中草藥學(xué)》)
③斷指再植:鮮白接骨全草加食鹽搗爛外敷,再包扎固定。每日換藥一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扭傷:白接骨根莖、黃梔子、麥粉各等量,加食鹽搗爛,包敷傷處?;虬捉庸歉虞羲y根等量,搗爛外敷,每天換一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上消化道出血:白接骨根莖或全草研末沖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⑥治癤腫,下肢潰瘍:白接骨全草加適量白糖,搗爛外敷。
⑦治肺結(jié)核:鮮白接骨根莖二兩,水煎服。
⑧治腹水:鮮白接骨根一兩,水煎服。
⑨治糖尿?。喊捉庸侨菀粌桑獙毑?、馬蹄金、爵床各五錢。水煎服,連服十余劑。
⑩治咽喉腫痛:白接骨根莖、野玄參各一兩,用木器搗爛,絞汁漱咽喉服,連服二至三次。(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拾遺》:根:治吐血,腸紅下血,跌打損傷。
2.《浙江民間草藥》:去瘀。治破傷風(fēng)。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活血止血。治外傷出血,扭傷,癤腫,下肢潰瘍,腹水,肺結(jié)核。
4.江西《中草藥學(xué)》: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原標(biāo)題:白接骨
詞條標(biāo)簽:白接骨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