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古時候,遼東半島一連幾年鬧災(zāi)荒,能吃的東西都被人吃光了,連種子都沒有了,沒法種地了。有一天,一個老漢背著半袋種子,領(lǐng)著一個婦女,走村串戶,挨家發(fā)放糧食種子,說:“鄉(xiāng)親們,你們把這個像人的牙齒的種子,種下去,到秋天就有飽飯吃了?!贝謇锶苏f:“我們沒見過這種東西,它叫什么名兒???”“叫飽米。你們種了它,飽米人吃,飽米桿子可以喂牛,牛吃飽了才能犁地。”
這老漢領(lǐng)著婦女一連發(fā)放了好多天,有村民發(fā)現(xiàn),他干發(fā)放,米袋子卻不見少,都很納悶。后來他倆來到駱駝山西邊一個叫大溝口屯的劉秀才家,劉秀才接過飽米種子。這劉秀才是個講究禮儀的人,他不敢亂開口,說:“敢問怎么稱呼你們二位?”老漢說:“俺兩口子?!?/span>
劉秀才邊想邊說:“兩口......,呂也。莫非您老是大仙呂洞賓?”
話剛落地,這老漢婦女二人就不見了。
咱們再說老百姓吧,到了秋后,包米獲得了大豐收,家家都吃上了飽飯。這飽米的名字,用了好多年,后來演變成了叫苞米。再后來,又來了荒年,數(shù)以萬計(jì)的人,靠苞米度過了難關(guān)。有人提議說,雖然咱們半島上盛產(chǎn)珍貴的玉石,但在荒年里,苞米可以使人活命,玉石也趕不上苞米珍貴啊!不如將苞米改叫玉米才名符其實(shí),才能表達(dá)老百姓對它的感激。這就是苞米的正名叫玉米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