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板藍(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南板藍根為爵床科植物板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的干燥根莖和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莖,洗凈,曬干。產(chǎn)廣東、海南、云南、貴州、四川、浙江。

植物名板藍

拼音BanLan

學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別名馬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爵床科

亞科爵床亞科

蘆莉花族

亞族馬藍亞族

板藍屬

植物形態(tài)

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結(jié)實,莖直立或基部外傾。稍木質(zhì)化,高約1米,通常成對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均被銹色、鱗片狀毛,葉柔軟,紙質(zhì),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25)厘米,寬4-9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稍粗的鋸齒,兩面無毛,干時黑色;側(cè)脈每邊約8條,兩面均凸起;葉柄長1.5-2厘米。穗狀花序直立,長10-30厘米;苞片對生,長1.5-2.5厘米。蒴果長2-2.2厘米,無毛;種子卵形,長3.5毫米。花期1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廣東、海南、香港、臺灣、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福建、浙江。常生于潮濕地方。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緬甸、喜馬拉雅等地至中南半島均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本種的葉含藍靛染料,在合成染料發(fā)明以前,我國中部、南部和西南部都栽培利用。因適應性強,現(xiàn)在上述地區(qū)多已還歸野生。根、葉入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可預防流腦、流感,治中暑、腮腺炎、腫毒、毒蛇咬傷、菌痢、急性腸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體炎、肝炎、丹毒。(《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板藍
詞條標簽:板藍,南板藍根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