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廬山石韋(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石韋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或有柄石韋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的干燥葉。主產(chǎn)于浙江、江蘇、河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莖和根,曬干或陰干。

植物名廬山石韋

拼音LuShanShiWei

學名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亞綱薄囊蕨亞綱

真蕨目

水龍骨科

亞科石韋亞科

石韋屬

植物形態(tài)

植株通常高20-5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臥,密被線狀棕色鱗片;鱗片長漸尖頭,邊緣具睫毛,著生處近褐色。葉近生,一型;葉柄粗壯,粗2-4毫米,長3.5-5厘米,基部密被鱗片,向上疏被星狀毛,禾稈色至灰禾稈色;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近基部處為最寬,向上漸狹,漸尖頭,頂端鈍圓,基部近圓截形或心形,長10-30厘米或更長,寬2.5-6厘米,全緣,干后軟厚革質(zhì),上面淡灰綠色或淡棕色,幾光滑無毛,但布滿洼點,下面棕色,被厚層星狀毛。主脈粗壯,兩面均隆起,側(cè)脈可見,小脈不顯。孢子囊群呈不規(guī)則的點狀排列于側(cè)脈間,布滿基部以上的葉片下面,無蓋,幼時被星狀毛覆蓋,成熟時孢子囊開裂而呈磚紅色。(《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臺灣(宜蘭、新竹、臺中、南投、嘉義、高雄、花蓮)、福建(泰寧、建寧、武夷山)、浙江(臨安、諄安、桐廬、諸暨、寧海、開化、常山、遂昌、龍泉、慶元、縉云、文成)、江西(全省常見)、安徽(黃山、休寧、九峰山、潛山)、湖北(利川、宣恩、恩施、建始、神農(nóng)架、合豐)、廣東(乳源、樂昌、仁化)、廣西(龍勝、臨桂、大苗山)、云南(蒙自、文山、麻栗坡、個舊)、貴州(印江、望謨、納雍、凱里、遵義興仁、雷山、大方、榕江、清鎮(zhèn))、四川(金佛山、雷波、奉節(jié)、西陽、馬邊、巫山、屏山。(《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廬山石韋
詞條標簽:廬山石韋,石韋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