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546、1547頁。
【處方】黃連62g、桔梗62g、知母62g、地黃62g、天花粉62g、梔子156g、黃芩156g、石膏62g、甘草31g、玄參62g、牡丹皮62g、連翹62g、黃柏156g、赤芍62g。
【制法】
以上十四味,取石膏31g粉碎成細粉,備用;黃芩照本版黃芩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制得黃芩提取物,備用;剩余石膏和黃連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50-60℃)的稠膏,或?qū)饪s液噴霧干燥成干膏粉,加入石膏、黃芩提取物細粉及輔料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規(guī)格】(1)或薄膜衣【規(guī)格】(2),即得。
以上十四味,加水熱浸(80℃)0.5小時后煎煮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30-1.32(60-65℃)的清膏,干燥,加淀粉、糊精適量制成顆粒,壓制成500片,包薄膜衣,即得【規(guī)格】(3)。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棕色至棕褐色;味苦。
【藥性分析】方中黃連、石膏、黃芩、梔子、黃柏清泄胃火及三焦之熱;地黃、丹皮、赤芍涼血清熱;連翹、桔梗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玄參、知母、天花粉清熱養(yǎng)陰生津;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胃瀉火,解毒消腫之功。
【功效】清胃瀉火,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瘡,齒齦、咽喉腫痛。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8片【規(guī)格】(1)(2)或一次4片【規(guī)格】(3),一日2次。
【規(guī)格】(1)糖衣片(片心重0.32g);(2)薄膜衣片每片重0.33g;(3)薄膜衣片每片0.33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