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藥詞典頻道 > 中成藥 > 正文

橘紅片

摘要:【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713頁?!咎幏健炕偌t174.4g、法半夏87.2g、甘草58.1g、苦杏仁116.3g、紫菀87.2g、瓜蔞皮116.3g、地黃116.3g、石膏116.3g、陳皮116.3g、茯苓116.3g、桔梗87.2g、炒紫蘇子87.2g、款冬花58.1g、浙貝母116.3g、麥冬116.3g?!局品ā恳陨鲜逦叮? 收藏
【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713頁。
【處方】化橘紅174.4g、法半夏87.2g、甘草58.1g、苦杏仁116.3g、紫菀87.2g、瓜蔞皮116.3g、地黃116.3g、石膏116.3g、陳皮116.3g、茯苓116.3g、桔梗87.2g、炒紫蘇子87.2g、款冬花58.1g、浙貝母116.3g、麥冬116.3g。
【制法】以上十五味,化橘紅、陳皮蒸餾提取揮發(fā)油,收集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法半夏、茯苓、浙貝母、桔梗、石膏粉碎成細(xì)粉;甘草、紫蘇子、紫菀、麥冬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1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款冬花加水熱浸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浸漬液濾過,濾液合并;瓜萎皮、地黃用48%乙醇作溶劑;苦杏仁用80%乙醇作溶劑,分別加熱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合并,回收乙醇,與上述蒸餾后的水溶液、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50℃),加入法半夏等五味的細(xì)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xì)粉,制顆粒,干燥,噴加化橘紅和陳皮的揮發(fā)油,混勻,壓制成1000片,即得。
【性狀】本品為淺黃棕色至黃褐色的片;氣香,味微甘、苦。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茯苓)。淀粉粒卵圓形,直徑35-48μm,臍點點狀,人字狀或馬蹄狀,位于較小端,層紋細(xì)密(浙貝母)。草酸鈣針晶成束,長32-144μm,存在于黏液細(xì)胞中或散在(法半夏)。不規(guī)則片狀結(jié)晶無色,有平直紋理(石膏)。
2.取本品20片,研細(xì),加二氯甲烷20ml與濃氨試液3ml,超聲處理30分鐘,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二氯甲烷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貝母素甲對照品、貝母素乙對照品,加二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5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17: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10片,研細(xì),加甲醇3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在105℃加熱3分鐘,在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規(guī)格】每片重0.6g。
【貯藏】密封。

原標(biāo)題:橘紅片

詞條標(biāo)簽:橘紅片

上一篇:橘紅丸下一篇:橘紅化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