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多見于5歲以下的兒童,臨床表現為口腔兩側、舌面、上顎有乳白色瓣膜。引起鵝口瘡的原因為新生兒口腔黏膜嬌嫩,被細菌感染,二是奶瓶不潔或媽媽得病,奶質差。一旦發(fā)現新生兒口中長有鵝口瘡,應及早帶新生兒到醫(yī)院就診,咨詢醫(yī)生,并根據醫(yī)生指導進行治療。痊愈后,媽媽要掌握防治鵝口瘡的方法,及早做好預防,以免鵝口瘡“再犯”,影響新生兒食欲。新生兒鵝口瘡要怎樣防治?
新生兒鵝口瘡要怎樣治療
新生兒口中長瘡,疼痛,吃不下東西,經常哭鬧,媽媽要警惕鵝口瘡。煮一些流質食物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對新生兒吃,如新生兒還不能吃任何東西,媽媽應躲讓新生兒喝水、適量喝牛奶。在新生兒疼痛哭鬧時,媽媽可用棉花沾些制霉菌溶液涂在患處或者涂些冰硼散。除此之外,碳酸氫鈉、龍膽紫也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適合口腔有乳白色斑膜的新生兒。
新生兒鵝口瘡要怎樣預防
喂奶前,媽媽要先清洗干凈乳頭,然后再讓新生兒吮吸,喂奶后,媽媽要擦干乳頭附近的奶水再穿上內衣。若新生兒已經可以吮吸奶瓶,媽媽要經常清潔奶嘴和奶瓶。新生兒含吮前后都要用熱水消毒或高溫糖果,以免細菌存留在奶瓶中。
哺乳期,媽媽要注意個人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膩食物,要多吃有利于寶寶身體健康的食物。這樣,寶寶吮吸母乳后才會健健康康,營養(yǎng)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