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痛經即功能性痛經痛經,是指月經期疼痛,常呈痙攣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癥狀包括頭痛乏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腰腿痛,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經前期進行耳穴壓豆配合經間期、經后期艾灸關元穴,治療原發(fā)性痛經,效果顯著且患者易于接受,主要方法如下:
1.耳穴取穴
主穴:子宮、內分泌、卵巢、盆腔、皮質下。配穴:神門、腹、肝、腎、交感。
方法:在行經前3~5天進行耳穴壓豆,常規(guī)消毒后,取王不留行籽用膠布貼牢,貼敷于相應耳穴上,并適當按壓,使耳廓有發(fā)熱、脹痛感,囑患者每日按壓3次,每次每穴按壓半分鐘。
經前期氣血逐漸旺盛,血海滿溢,故選用子宮、腹、盆腔等穴,以調理局部氣血,行氣止痛;內分泌、卵巢調理內分泌及卵巢功能;肝、腎以疏肝補腎,緩解少腹痛;交感以解除子宮平滑肌痙攣;取皮質下以調理皮層功能,緩解緊張狀態(tài);神門以鎮(zhèn)靜止痛。
2、艾灸關元穴
于月經過后第5~15天艾灸關元穴,每日約30分鐘。
痛經雖有虛實之分,但痛經“夾虛者多,全實者少”,經后期血海逐漸虧虛。經間排卵期與行經期一樣,除舊生新,氣血活動顯著,故在經后期及經間期艾灸任脈與腎經的交會穴關元,可補益元陽,鼓舞氣血,以利下月經血順利排出。
綜上所述:以上兩種方法配合,一般連續(xù)治療兩個月,即可獲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