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谷芽(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谷芽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將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待須根長至約6mm時,曬干或低溫干燥。產(chǎn)于我國北方各地。

  • 中藥名稱谷芽

  • 中藥學名(拉丁名)SETARIAE FRUCTUS GERMINATUS

  • 別 名紅谷芽

  • 所屬功效類消食藥

  • 禾本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我國北方各地。

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我國北方各地。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將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待須根長至約6mm時,曬干或低溫干燥。(《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呈類圓球形,直徑約2mm,頂端鈍圓,基部略尖。外殼為革質(zhì)的稃片,淡黃色,具點狀皺紋,下端有初生的細須根,長約3-6mm,剝?nèi)ワ瑑?nèi)含淡黃色或黃白色穎果(小米)l粒。氣微,味微甘。(《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溫。歸脾、胃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谷芽: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炒谷芽:偏于消食。
焦谷芽:善化積滯(《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谷芽:用于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饑食少。
炒谷芽:用于不饑食少。
焦谷芽:用于積滯不消。(《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9-15g。(《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胃下垂者忌用。”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類白色。淀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約30μm;臍點星狀深裂。稃片表皮細胞淡黃色,回行彎曲,壁較厚,微木化,孔溝明顯。下皮纖維成片長條形,壁稍厚,木化。(《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①啟脾進食:谷蘗四兩,為末,入姜汁、鹽少許,和作餅,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術(shù)(麩炒)各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方》谷神丸)
②脾胃虛弱泄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瀉湯)
③消食,健脾,開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氣。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國醫(yī)學大辭典》谷芽露)

中藥炮制

谷芽:除去雜質(zhì)。
炒谷芽:取凈谷芽,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深黃色。
焦谷芽:取凈谷芽,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焦褐色。(《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經(jīng)疏》:蘗米即稻蘗也。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脾胃和則中自瘟,氣自下,熱自除也。
2.《本經(jīng)逢原》:谷芽,啟脾進食,寬中消谷,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
3.《本草綱目》: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4.《食物本草會纂》:除煩消食。
5.《中藥材手冊》: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

原標題:谷芽
詞條標簽:,谷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