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野菊(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野菊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innaeu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開花時采割,曬干。產(chǎn)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中藥名稱野菊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ERBA DENDRANTHEMI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菊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吉林、遼寧、河北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innaeus的干燥地上部分。(《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其他

采收加工

秋季開花時采割,曬干。(《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藥材性狀

全體長25-90cm,被白色柔毛。莖呈圓柱形,上部有分枝,淺棕色,具縱紋,粗0.2-0.5cm;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白色的髓。單葉互生,葉炳長1-2cm;葉片多皺縮,展開后呈卵形,羽裂,側(cè)裂片2,頂裂片1,邊緣具鋸齒;葉片上表面柔毛短少,呈綠色,下表面密被柔毛,呈灰綠色;葉腋處有時可見1對3深裂的假托葉。頂端可見呈傘房狀排列的頭狀花序,花苞直徑0.3-1.0cm。具特異香氣,味微苦、辛。(《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微寒。歸肝、心經(jīng)。(《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藥材主治

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用法用量

9-15g;外用煎湯洗或搗敷。(《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藥材鑒別

取本品粉末2.5g,加石油醚(60-90℃)30ml,超聲處理10分鐘,棄去石油醚,殘渣揮干,加稀鹽酸1ml,醋酸乙酯50ml,超聲處理30分鐘,過濾,濾液蒸干,殘留物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綠原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中國藥典》薄層色譜法試驗(yàn),吸取上述二種溶液各0.5-1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水(1:15:2:2)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浙江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17年版第一冊》)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標(biāo)題:野菊
詞條標(biāo)簽:野菊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