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594頁。
【處方】蛤蚧28.2g、瓜蔞子128.2g、紫菀192.3g、麻黃115.4g、醋鱉甲128.2g、黃芩128.2g、甘草128.2g、麥冬128.2g、黃連76.9g、百合192.3g、炒紫蘇子64.1g、石膏64.1g、炒苦杏仁128.2g、煅石膏64.1g。
【制法】以上十四味,取麻黃粉碎成細(xì)粉;蛤蚧19.7g、黃芩89.7g、黃連53.8g、石膏44.8g粉碎成細(xì)粉,剩余的蛤蚧、黃芩、黃連、石膏與其余甘草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1.20(80℃)的清膏,干燥,粉碎,與上述細(xì)粉混勻,加入滑石粉、明膠及淀粉適量,制粒,干燥,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黃棕色至棕色的顆粒與粉末;味苦。
【功效】滋陰清肺,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腎兩虛、陰虛肺熱所致的虛勞咳喘、氣短胸滿、自汗盜汗。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
【規(guī)格】每粒裝0.5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