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guó)藥典》2015年版1247、1248頁(yè)。
【處方】鮮竹瀝400ml、魚(yú)腥草150g、生半夏25g、生姜25g、枇杷葉150g、桔梗75g、薄荷素油1ml。
【制法】以上七味,生姜壓榨取汁,加乙醇使含醇量達(dá)65%,攪拌,放置24小時(shí),取上清液,濾過(guò),濾液回收乙醇,備用;魚(yú)腥草加水蒸餾,收集蒸餾液150ml,備用;生姜和魚(yú)腥草的藥渣與生半夏、枇杷葉、桔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shí),第二次1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guò),濾液濃縮至約42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達(dá)65%,攪拌,放置24小時(shí),取上清液,濾過(guò),濾液回收乙醇至無(wú)醇味,加鮮竹瀝、蔗糖150g或甜菊素3g,加熱煮沸20分鐘,趁熱濾過(guò),濾液放冷,加入生姜汁、魚(yú)腥草蒸餾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鈉3g,攪勻,加水至1000ml,混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色的液體;氣香,味甜。
【藥性分析】方中鮮竹瀝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豁痰之功,為臣藥。魚(yú)腥草清熱解毒,助鮮竹瀝清解熱毒之功;半夏、枇杷葉、桔梗燥濕化痰,潤(rùn)肺止咳為臣藥。生姜為佐藥,降氣和胃。薄荷辛涼,透散熱邪為使。諸藥同用,共奏清熱化痰止咳之功。
【功效】清熱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痰熱咳嗽,痰黃黏稠。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2-3次。
【規(guī)格】每瓶裝(1)10ml;(2)20ml;(3)30ml;(4)100ml;(5)120ml;(6)20ml(無(wú)蔗糖)。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