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藥傳說 >正文

益母草傳說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4/4/3
摘要:有一種奇怪的草,嫩芽可以當菜吃,叫做“龍須菜”;長大了、成熟了、莖子、葉子可以熬藥,是治婦女病的一種有效藥,叫做“益母草”,熬出來的藥叫“益母膏”;種子也是婦科藥,叫做“ ...
      有一種奇怪的草,嫩芽可以當菜吃,叫做“龍須菜”;長大了、成熟了、莖子、葉子可以熬藥,是治婦女病的一種有效藥,叫做“益母草”,熬出來的藥叫“益母膏”;種子也是婦科藥,叫做“茺蔚子”。
      據(jù)說以前北京天壇還沒有修建前,這里是一片黃土地,有一家姓張的莊戶,老頭子死了,家里剩下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沒兒子,只有一個十六七歲的閨女。母女倆過著缺人少錢的苦日子。老大娘因為常常想念死去的丈夫,又發(fā)愁沒人給她們種地,日子一久,就生了病,病一天比一天沉重。老大娘著急了,張姑娘更著急。請了好多醫(yī)生,吃了好多的藥,怎么也不見效。就是秋天莊稼收凈的時候,張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北山去找靈藥。還是在她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給她講故事,說北山的深山老谷里,靈藥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就能找到。這種靈藥,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她托隔壁的大娘替她照管媽媽,自己帶上干糧,就出門去了。
      出了家門,張姑娘一直朝北走。這一天,來到一座山口,張姑娘想:是不是進這座山呢?正在這時,打山口里走下一個白胡子老頭來。老頭兒瞧見張姑娘,笑了笑說:“姑娘,你一個人,到深山老谷干什么去呀?”張姑娘就把娘怎么有病,自己怎么來到北山找靈藥的事,說了一遍,說完又問白胡子老頭兒:“老爺爺,這山里有靈藥嗎?”
      老爺爺回答說:“有,有!”
      “老爺爺,上山怎么走呀?”
      白胡子老頭兒又笑了笑,回頭向山里一指,說“小姑娘,你打這兒上山,左拐七道彎,右拐八道彎,餓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見地上天,靈藥到手邊?!?/span>
姑娘聽老爺爺象唱曲兒似的話,心里明白了,就是不懂什么叫“地上天”,剛要問老爺爺,白胡子老頭兒早就出了山口,走得很遠了。張姑娘,真的往左右邊了七道彎,往右拐了八道彎,餓了揀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邊喝點清水,記不住走了幾天了。這一天,她來到一個小山頂上,只見山頂上有一個小水池子,池子里的水清極了,張姑娘正在這里發(fā)愣,忽然聽見身后有姑娘們說話的聲音。張姑娘一回頭,瞧見兩個美麗的姑娘朝她走過來。一個穿的是一身雪白的衣裳,一個穿的是一身淡黃的衣裳,上面繡著白梅花,走近了,那個穿白衣裳的姑娘笑笑說:“姐姐,發(fā)什么愣?不認識我們這“地上天”嗎?”
      張姑娘一聽說“地上天”,高興極了,說:“姐姐們這里有靈藥嗎?快救救我媽媽吧!”穿花衣裳的姑娘說:“姐姐不用說了,白胡子公公都告訴我們了。我這里有一口袋靈藥,回家熬成膏子,給大娘吃了就好。這口袋里,還有靈藥的種子,大娘病好了以后,姐姐可要把這些種子撒在地邊上,讓它自己生長,再有得了大娘這樣病的人,就不怕了。”
      張姑娘千恩萬謝地向兩位姐妹道了謝,回身向山下走去。走了不遠,張姑娘真舍不得這兩個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她倆,要回頭一看,哪里還有穿白衣掌、花衣掌的姑娘,只見一只白鸚鵡、一只梅花鹿。
      張姑娘一到家,馬上將靈藥熬成膏子,給媽媽吃了,沒過幾天,媽媽病好了。張姑娘和鄰居們都十分高興。張姑娘把口袋里的靈藥種子,撒在了地邊上,春天長出了深綠色的嫩芽,夏天又長成了靈藥,秋天靈藥又結(jié)了種子,一年比一年多。婦女們有病的,便照著張姑娘傳的法子,熬靈藥治好了病。靈藥叫什么名子呢?大伙說:“這是好心的張姑娘,千辛萬苦為媽媽找來了靈藥,給媽媽治好了病,咱們就管它叫益母草吧。”益母草的名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后來,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也不知道傳到哪一個皇上的時候,這個皇上要拜求老天爺保佑他,便在這塊長著益母草的土地上,蓋了一座天壇。天壇蓋成了,空 地上還長出了茂盛的益母草,皇上生氣了,說:“我這拜天的地方,哪許這么長野草,統(tǒng)統(tǒng)給我拔了去!”
      這時候,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跟皇上說:“皇上,這不是野草,它叫龍須菜。皇上不是龍嗎?要是把它都拔凈,皇上您就不長胡子了。”皇上怕不長胡子,就讓天壇里留下了益母草。打這兒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龍須菜了。
 
原標題:益母草傳說
上一篇:徐長卿故事下一篇:程咬金與益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