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元朝 > 正文

金匱鉤玄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7/11/21

中風

大率主血虛。有痰以治痰為先,或虛挾火與濕;亦有死血留滯者,外中于風者;亦有中氣者,當從痰治,順氣化痰。若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者,皆不治。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無血;在右屬痰、有熱、氣虛。

病若在左者,四物湯等加桃仁、紅花、竹瀝、姜汁;在右者,二陳湯、四君子等加竹瀝、姜汁。

痰壅盛者、口眼斜者、不能言者,皆當吐。

吐法∶輕用瓜蒂、蝦汁、皂角;重用藜蘆半錢或三分,加麝香灌入鼻內或口內,吐痰出。一吐不已,再吐之。亦有虛而不可吐者。

氣虛卒倒,參補之。

氣虛有痰,濃參湯合竹瀝、姜汁。

血虛,宜四物湯,俱用姜汁炒;恐泥痰,再加竹瀝、姜汁入內服;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

又法∶以豬牙皂角、白礬等分為末,姜湯調下,名稀涎散。

血虛者,四物湯補之。挾痰者,亦用姜汁、竹瀝。

脈訣內言諸不治證,見則不可治,筋枯者不治。舉動則筋痛者,是筋枯,以其無血滋潤故也。

治痰∶氣實能食,用荊瀝;氣虛少食,用竹瀝。此二味用開經絡,行血氣。入四物湯中,必用姜汁助之。

肥白人多濕,少用附子、烏頭行經。

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后用去痰藥,二陳湯、四物、四君子等湯加減用。

六郁

戴云∶郁者,結聚而不得發(fā)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氣郁者,胸脅痛,脈沉澀;濕郁者,周身走痛,或關節(jié)痛,遇陰寒則發(fā),脈沉細;痰郁者,動則即喘,寸口脈沉滑;熱郁者,瞀,小便赤,脈沉數(shù);血郁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食郁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盛者是也。

氣血中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

氣郁∶香附子、蒼術、川芎。

濕郁∶蒼術、川芎、白芷。

痰郁∶海石、香附、南星、栝蔞。

熱郁∶青黛、香附、蒼術、川芎、梔子。

血郁∶桃仁、紅花、青黛、川芎、香附。

食郁∶蒼術、香附、針沙(醋炒)、山楂、神曲(炒)。

春加芎,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越鞠丸,解諸郁,又名芎術丸。

蒼術香附撫芎神曲梔子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大。

凡郁皆在中焦,以蒼術、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假如食在氣上,提其氣則食自降。余皆仿此。

大風病,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氣,古人謂之癘風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

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于齒縫中出;在下者,以通天散取惡物陳蟲于谷道中出。取出雖有道路之異,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治此證者,須知此意??雌涓泶衽c瘡,上先見者、上體多者,在上也;下先見者、下體多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復在下也。陽明胃經與大腸無物不受,此風之入人也。氣受之,則在上多;血受之,則在下多;血氣俱受之者,上下俱多也。自非醫(yī)者神手,病者鐵心,罕有免此。夫從上從下以漸而來者,皆可治。人見其病勢之緩,多忽之。雖按法施治,病已痊可,若不能忌口、絕色,皆不免再發(fā),發(fā)則終于不能救也。余曾治五人中間,唯一婦人不再發(fā),以其貧甚而且寡,無物可吃也。余四人,三、四年后皆再發(fā)。

孫真人云∶吾嘗治四五十人,終無一人免于死。非真人不能治,蓋無一人能守禁忌耳。此婦人本病藥外,又服百余帖加減四物湯,半年之上,方得經行,十分安愈。

治法∶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后用通神散,及三棱針于委中出血。但不能忌口、絕房者,不治之也。

醉仙散∶胡麻仁牛蒡子蔓荊子枸杞子(各半兩為粗末,同炒紫色)白蒺藜苦參栝蔞根防風(各半兩)上八味為細末,每一兩半入輕粉三錢,拌勻。大人一錢,空心,日午、臨睡各一服,淡茶調下。五七日間,必于齒縫中出臭涎水,渾身覺痛,昏悶如醉,利下惡臭屎為度。量大小虛實加減與之。證候重而急者,須以再造散下之,候補養(yǎng)得還,復與此藥吃。須斷鹽醬醋諸般魚肉椒料果子燒炙等物,止可淡粥及淡煮熟時菜食之。茄尚不可食,惟有烏稍蛇、菜花蛇可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藥力。

再造散∶郁金(半兩,生用)大黃(一兩,炮)皂角刺(一兩,黑者大者)白牽牛(頭末六錢半,炒半生用之。)上為末,五錢臨夜冷酒調下。以凈桶伺候泄出蟲。如蟲口黑色,乃是多年蟲;口如赤色,是近者。三數(shù)日又進一服,直候無蟲,即絕根也。

(主乎溫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有口傷生冷之物。

戴云∶此傷寒,謂身受肅殺之氣,口食冰水瓜果冷物之類。病者,必脈沉細、手足冷、息微、身倦,雖身熱亦不渴,倦言語?;蛴鰺岵。`用此法,輕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脈數(shù)者、或飲水者、或煩躁動搖者、皆是熱病。寒熱二證,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誤即殺人。學人慎之。

傷寒

傷寒,必須身犯寒氣,口食寒物者,從補中益氣湯中加發(fā)散藥。屬內傷者,十居八九。其法∶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只用補中益氣湯中,從所見之證,出入加減。氣虛熱甚者,少用附子,以行參之劑。如果氣虛者,方可用此法。以上傷寒治法,可用于南方,不宜北。

心痛

(即胃脘痛。)心痛,雖日數(shù)多,不吃飲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還痛,必須三五服藥后,方可吃物。

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病,于初得之時,當以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之稍久,則成郁矣。郁則蒸熱,熱則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散,寧無助火添病耶。由是古方中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向導,則邪伏而病易退,正易復而病易安。雖然,病安之后,若縱恣口味,不改前非,病復作時,必難治之也。

山梔炒,去皮,每十五個濃煎湯一呷,入生姜汁令辣,再煎小沸服。或入芎一錢尤妙。山梔大者用七個或九個。大概胃口有熱而作痛,非山梔子不可。佐以姜汁,或半夏、橘紅各五,黃芩三,甘草一。用二陳湯加蒼、芎,倍加炒梔。痛甚者,加炒干姜從之反治之法。心痛輕者,散之。麻黃、桂枝。重者,加石堿、川芎、蒼術、梔子必炒去皮用,作丸服之。

凡治病必須先問平日起居如何。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熱物,以致血流于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氣湯下之,切記!輕者用韭汁、桔梗,能開提氣,血藥中兼用之。

以物拄按痛則止者,挾虛也,以二陳湯加炒干姜和之。

有蟲痛者,面上白斑、唇紅、能食,屬蟲。治苦楝根、錫灰之類。脈堅實不大便者,下之。

痛甚者,脈必伏。多用溫藥,不用參術,可用附子。

諸痛不可用補氣藥。

客寒犯胃,草豆蔻丸用之。熱亦可用,止用一二服。

草豆蔻(一錢四分,裹燒熱去皮)吳茱萸(湯泡,洗去梗焙干)益智仁白僵蠶橘皮人參黃(以上各八分)生甘草歸身炙甘草桂皮(各六分)曲末姜黃(各四分)桃仁(七個,去皮)半夏(一錢,洗)麥(一錢半,炒黃)澤瀉(一錢,小便多減半用之)柴胡(四分)詳膈下痛多為用之。

上一十八味,除桃仁另研如泥外,余極細末,同桃仁研勻,用湯泡,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用熱白湯送下。旋斟酌多少用之。

又方∶用黃荊子炒焦為末,米飲調服。亦治白帶。

又方∶脾痛用海蛤粉,佐以香附末。用川芎、山梔、生姜煎辣湯,調服為佳。

又方∶單用牡粉,酒調下一二錢。氣實不可用。

腰痛

(濕熱、腎虛、瘀血。)濕熱腰痛者,遇天陰或坐久而發(fā)者是。腎虛者,疼之不已者是也。瘀血者,日輕夜重者是也。

脈大者腎虛,用杜仲、龜板、黃柏、知母、枸杞、五味之類,用豬脊髓丸。

脈澀者瘀血,用補陰丸中加桃仁、紅花。

濕熱者,用蒼術、杜仲、黃柏、川芎。

痰者,用南星。

凡諸痛皆屬火,寒涼藥不可峻用,必用溫散之藥。

諸痛不可用人參。蓋人參補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矣。

臍下忽大痛者,人中如黑色者,多死。難治也。

人面上忽有紅點者,多死。

脅痛

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肝急;有痰流注。

木氣實∶川芎、蒼術、青皮、當歸,龍會丸,瀉火要藥。

死血∶桃仁、紅花、川芎。

痰流注∶二陳湯加南星、蒼術、川芎。

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撫芎、蒼術。血病入血藥中行血。脅痛甚者,用姜汁下龍會丸,肝火盛故也。

咳嗽脅痛,二陳湯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姜汁。

腹痛

(有寒、積熱、死血、食積、濕痰。)戴云∶寒痛者,綿綿痛而無增減者是。時痛時止者,是熱也。死血痛者,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是也。食積者,甚欲大便,利后痛減者是。濕痰者,凡痛必小便不利。

脈弦強者食。脈滑者痰。

滑痰多作腹痛,用苔芎、蒼術、香附、白芷、生姜汁、入湯服。腹中水鳴,乃火擊動其水也。二陳湯加黃芩、黃連、梔子。

凡心腹痛,必用溫散。此是郁結不散,阻氣不運,故病在下者多屬食,宜溫散之。

一老人腹痛年高不禁下者,用川芎、蒼術、香附、白芷、干姜、茯苓、滑石。

痛風

四肢百節(jié)走痛∶風熱,風濕,血虛,有痰。

大法主方∶蒼術、南星、川芎、白芷、當歸、酒黃芩。

在上者加羌活、桂枝、桔梗、威靈仙。

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黃柏。

血虛者,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

薄桂治痛風。無味而薄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術等治之。

上中下痛風方∶威靈仙(三錢)南星(二兩)苔芎(二兩)桃仁(五錢)白芷(五錢)桂枝(三錢)防己(半錢)蒼術(二兩)黃柏(二兩,酒浸炒)紅花(一錢半)羌活(三錢)神曲(一兩,炒)草龍膽(五分)張子元氣血虛有痰濁陰火痛風人參(一兩)白術(二兩)黃柏(二兩,炒黑色)山藥(一兩)海石(一兩)鎖陽(五錢)干姜(五錢,燒灰)南星(一兩)敗龜板(二兩,酒炙)熟地黃(二兩)粥為丸。

治臂痛半夏(一錢)陳皮(五分)茯苓(五分)蒼術(一錢半)酒芩(一錢)威靈仙(三分)白術(一錢)甘草(少許,炒)南星(一錢)香附(一錢)

卷第二

(大率與癇病相似。)多是血虛有火兼痰,人參、竹瀝之類。不用兼風藥。

血塊

(一名積瘕)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積。

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此理曉然。醋煮海石、三棱、莪術、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

白術湯吞下瓦龍子,能消血塊,次消痰。

治塊,當降火消食積。食積即痰也。

行死血塊去,須大補。石堿一物,有痰積,有血塊,可用洗滌垢膩,又消食積。

吐蟲

以黑錫炒成灰,檳榔末、米飲、調下。

戴云∶積聚瘕∶有積聚成塊,不能移動者是?;蛴谢驘o,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是瘕。

用蜀葵根煎湯,煎人參、白術、陳皮、青皮、甘草梢、牛膝成湯,入細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許,熱飲。

一服可見塊下。

病重,補接之后,加減再行。

消塊丸,即千金大硝石丸。只可磨塊,不令人困,須量虛實而用可也。

硝石(六兩)大黃(八兩)人參甘草(各三兩)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斗,置銅器中,以竹片作準,每入一升作一刻,拄器中熬。先納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則取。丸如雞子中黃大。每服一丸,米飲下。如不能大丸,則作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后下如雞肝、如米泔赤黑等色。下后,忌風冷。淡軟粥將理。

又三圣膏未化鍛石(半斤,為末,瓦器中炒令淡紅色,提出火外,候熱少減,次下大黃末)大黃(一兩,為末,就爐炒,伺熱減,入桂心末)桂心(半兩,為末,略炒,入米醋熬成膏藥,濃攤,貼患處。)貼積聚塊大黃樸硝(各一兩)上為末,用大蒜搗膏,和勻貼之。

痞塊在皮里膜外,須用補氣。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加補氣藥。先須斷濃味。

茶癖∶石膏黃芩升麻上為末,砂糖水調服。

癭氣,先須斷濃味。海藻(一兩)黃藥(二兩)上為末,以少許置于掌中,時時舐之,津咽下。如消三分之二須止后藥服。

食積一方,乃在婦人門食積條下。

濕熱痰積,流下作痛,大概因寒郁而作也;即是痰飲、食積、并死血。

戴云∶疝本屬厥陰,肝之一經。余嘗見俗說,小腸膀胱下部氣者,皆妄言也。

子和云∶疝本肝經,宜通勿塞。只此見治之法;專主肝經,與腎絕無干,不宜下。濕多疝氣,灸大敦穴。

食積與瘀血成痛者∶梔子桃仁山楂枳實吳茱萸上為末,生姜汁、順流水作湯,調服。

按之不定,必用桂枝,屬虛。

桂枝山梔(炒)烏頭(細切;炒)上為末,姜汁為丸。每服三十丸,劫痛。

治疝方,定痛速效。濕勝者加荔枝。

枳殼(十五個)山梔(炒)糖球(炒)茱萸(炒)又方∶守丸。治要藥,不疼者。

蒼術南星白芷山楂川芎半夏枳實為末,神曲作丸。

治陽明受濕熱,傳入大腸,惡寒發(fā)熱,小腹連毛際,結核悶痛不可忍。

山梔(炒)枳殼(炒)桃仁(炒)山楂(等分)上研細,砂缽內入生姜汁,用水一盞煎令沸。熱服之。

治諸疝發(fā)時,用海石、香附二味為末,以生姜汁湯調服。亦能治心痛。

治疝方∶梔子桃仁橘核茱萸川烏上碾煎服。劫藥用烏頭細切,炒梔子橘核散,單止痛。

經水

經水、經候、過期而作痛者,乃虛中有熱,所以作痛。

經水不及期,血熱也。四物湯加黃連。

經候將來而作痛者,血實也。

桃仁香附黃連過期乃血少也。

川芎當歸帶人參白術與痰藥。

過期,紫黑色有塊,血熱也,必作痛。

四物湯加黃連、香附。

淡色過期者,乃痰多也。

二陳湯加川芎、當歸。

紫色成塊者,乃是熱也。四物湯加黃連之類。

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肥人如此。

南星蒼術香附川芎作丸服。

肥人不及日數(shù)而多者,痰多、血虛、有熱。前方加黃連、白術。若血枯經閉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軀肥脂滿經閉者,導痰湯加芎連。不可服地黃,泥膈故也。如用,以生姜汁炒。

血崩

崩之為病,乃血之大下,豈可為寒。但血去后,其人必虛,當大補氣血。

東垣有治法,但不言熱。其主于寒,學人宜再思之。

急則治其標。白芷湯調百草霜。

甚者,棕櫚皮灰,后用四物湯加干姜調理。

因勞者,用參帶升補藥。

因寒者加干姜。因熱者加黃芩、參、。

崩過多者,先服五靈脂末一服,當分寒熱。五靈脂能行能止。婦人血崩用白芷、香附為丸。

白帶用椒目末,又用白芷末。

一方∶用生狗頭骨燒灰存性,或酒調服,或入藥服之。

又方∶用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以酒調服。

氣虛血虛者,皆于四物湯加人參、黃。

漏下乃熱而虛者,四物湯加黃連。

帶下赤白

(赤屬血、白屬氣、主治燥濕為先。)帶、漏、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宜升。無人知此。肥人多是濕痰。

海石半夏南星蒼術川芎椿皮黃柏瘦人帶病少,如有帶者,是熱也。

黃柏滑石川芎椿皮海石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湯加蒼術、白術,仍用丸子(一本作瓦龍子)。

又云∶赤白帶皆屬于熱,出于大腸小腸之分。

一方∶黃荊子炒焦為末,米飲湯下,治白帶;亦治心痛。

羅先生治法∶或十棗湯、或神丸、或玉燭散、皆可用,不可峻攻。實者可用此法,虛則不宜。

血虛者,加減四物湯。

氣虛者,以參術陳皮間與之。

濕甚者,用固腸丸。

相火動者,于諸藥中少加炒柏。

滑者,加龍骨、赤石脂。

滯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黃連。

寒月少入姜附。臨機應變,必須斷濃味。

良姜芍藥黃柏(二錢,各燒灰)入椿樹皮末(一兩半)上為末,粥為丸。每服三四十丸。

痰氣帶下者∶蒼術香附滑石蛤粉半夏茯苓婦人上有頭風、鼻涕,下有白帶。

南星蒼術黃柏(炒焦)滑石半夏川芎辛夷牡蠣粉(炒)茯苓白帶并痛風∶半夏茯苓川芎陳皮甘草蒼術(炒浸)南星牛膝黃柏(酒浸,曬干炒)

子嗣

肥盛婦人不能孕育者,以其身中脂膜閉塞子宮,而致經事不能行??捎脤禍悺?/span>

瘦怯婦人不能孕育者,以子宮無血,精氣不聚故也??捎盟奈餃?,養(yǎng)血、養(yǎng)陰等藥。

產前胎動

孕婦人因火動胎,逆上作喘者,急用條黃芩、香附之類。將條芩更于水中沉,取重者用之。

固胎地黃(半錢)人參白芍(各一錢)白術(一錢半)川芎歸身尾(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二錢)糯米(一十四粒)黃連(些?。S柏(些小)桑上羊兒藤(七葉完者)上咀煎湯服之。

血虛不安者用阿膠。痛者縮砂,行氣故也。

一切病不可表。

小兒科

小兒食積、痰熱傷乳為病。大概肝與脾病多。

小兒肝病多,及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腎只是不足。

吐瀉黃膽

三棱莪術陳皮青皮神曲麥芽甘草白術茯苓黃連上為末,水調服。

傷乳吐瀉者加山楂。時氣吐瀉者加滑石。發(fā)熱者加薄荷。

吐瀉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之藥俱可用。

急慢驚風

發(fā)熱、口瘡、手心伏熱、痰熱、痰喘、痰嗽。

并用通法;重則用瓜蒂散,輕則用苦參赤小豆末。須酸齏汁調服。吐之后,用通圣散蜜丸服之。

驚有二證∶一者熱痰,主急驚,當直瀉之;一者脾虛,乃為慢驚,所主多死,當養(yǎng)脾。

東垣云∶慢驚者,先實脾土,后散風邪。

急者,只用降火、下痰、養(yǎng)血。

慢者,只用朱砂安神丸,更于血藥中求之。

黑龍丸牛膽南星礞石(各一兩,焰硝等分)天竺黃青黛(各半兩)蘆薈(二兩半)朱砂(三錢)僵蠶(五分)蜈蚣(二錢半,燒存性)上為細末,煎甘草湯膏,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急驚薄荷湯下,慢驚桔梗、白術湯下。

神圣牛黃奪命散檳榔(半兩)木香(三錢)大黃(二兩,面裹煨熟為末。)白牽牛(一兩,一半炒,一半生用)黑牽牛(粗末,一半生用,一半炒用)上為一處,研作細末,入輕粉少許。每服二錢,用蜜漿水調下。不拘時候,微利為度。

   

疳病

胡黃連丸胡黃連(半錢,去果積)阿魏(一錢半,醋煮,去肉積)麝香(四粒)神曲(二錢半,去食積)黃連(二錢半,炒,去熱積)上為末,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白術湯下。

小兒疳病腹大∶胡黃連丸二十丸,白術湯下。

痘瘡

(分氣虛、血虛補之。)氣虛用人參、白術,加解毒藥。

但見紅點,便忌升麻葛根湯,發(fā)得表虛也。

吐瀉、少食、為里虛。不吐瀉、能食、為實。

里實而補,則結癰腫。

陷伏、倒靨、灰白、為表虛;或用燒人屎。黑陷甚者,燒人屎,紅、活、綻、凸為表實,而復用表藥,則要潰爛不結痂。二者俱見,為表里俱虛。

痘瘡,或初出,或未出時,人有患者,宜預服此藥。多者合少,重者合輕。方用絲瓜近蒂三寸連瓜子皮燒灰存性,為末,砂糖拌吃。入朱砂末亦可。

解痘瘡毒藥絲瓜升麻酒芍藥甘草(生用)糖球黑豆犀角赤小豆解痘瘡法,已出未出皆可用。朱砂為末,以蜜水調服。多者可減,少者可無。

一、火豈君相五志俱有論

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暴。何者?蓋能燔灼焚焰,飛走狂越,消爍于物,莫能御之。游行乎三焦虛實之兩途∶曰君火也,猶人火也;曰相火也,猶龍火也?;鹦圆煌齽樱懿贿`道于常,以稟位聽命營運造化,生存之機矣。夫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欲不妄動,其可得乎。故凡動者皆屬火。龍火一妄行,元氣受傷,勢不兩立。偏勝則病移他經,事非細故,動之極也,病則死矣。經所以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出于天造。君相之外,又有厥陰、臟腑之火,根于五志之內,六欲七情激之,其火隨起。大怒則火起于肝,醉飽則火起于胃,房勞則火起于腎,悲哀動中則火起于肺。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丹溪又啟∶火出五臟主病。曰∶諸風掉眩,屬于肝火之動也。諸痛瘡瘍,屬于心火之用也。諸氣憤郁,屬于肺火之升也。諸濕腫滿,屬于脾火之勝也。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自人為。又考內經病機一十九條內舉屬火者五∶諸熱瞀,皆屬于火;諸驚禁,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氣逆上,皆屬于火;諸躁擾狂越,皆屬于火;諸病跗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而河間又廣其說火之致病者甚多,深契內經之意。曰∶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大鼓之有聲、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鼻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zhàn)栗驚惑、悲笑譫妄、衄蔑血污之病,皆少陽君火之火,乃真心小腸之氣所為也。若瞀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跗腫酸痛、氣逆上沖、禁栗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啞、耳鳴,及聾、嘔涌溢、食不下、目不明、暴注、、暴病、暴死,此皆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也。是皆火之變見于諸病也。謂為脈虛則浮大,實則洪數(shù)。藥之所主,各因其屬。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濕折之,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噫!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司之∶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余之火耳。

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火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郁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咸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樸硝之屬。若腎水受傷,其陰失守,無根之火,為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黃、玄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干姜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劑發(fā)之,如升麻干葛柴胡防風之屬。不明諸此之類,而求火之為病,施治何所根據(jù)。故于諸經,集略其說,略備處方之用,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

二、氣屬陽動作火論

捍衛(wèi)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當其和平之時,外護其表,復行于里,周流一身,循環(huán)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源出中焦,總統(tǒng)于肺氣,曷嘗病于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fā),乖戾失常,清者遽變之為濁,行者抑遏而反止,表失衛(wèi)護而不和,內失健悍而少降,營運漸遠,肺失主持,妄動不已,五志厥陽之火起焉;上燔于肺氣乃病焉。何者?氣本屬陽,反勝則為火矣。

河間曰∶五志過極,則為火也。何后世不本此議,而一概類聚香辛燥熱之劑。氣作寒治,所據(jù)何理?且言七氣湯制作∶其用青皮、陳皮、三棱、蓬術、益智、官桂、甘草,遂以為平和可常用,通治七情所傷,混同一意,未喻其藥。以治真氣以下諸氣,尤有甚焉者,茲不復敘。況所居之情,各各不同。且夫經言九氣之變,未嘗略而不詳。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其言治法∶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驚者平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喜者以恐升之;悲者以喜勝之。九氣之治,各有分別,何嘗混作寒治論,而類聚香熱之藥,通言而治諸氣,豈理之謂歟。

   若香辛燥熱之劑,但可劫滯氣,沖快于一時;以其氣久抑滯,借此暫行開發(fā)之意。藥中無佐使制服所起之氣,服之,甚則增熾郁火,蒸熏氣液而成積,自積滋長而成痰,一飲下膈,氣乃氤氳,清虛之象,若霧露之著物,雖滯易散,內挾痰積,開而復結,服之日久,安有虛實而不動,氣動而不散者乎。此皆人所受誤之由,習俗已久,相沿而化,卒莫能救。升發(fā)太過,香辛散氣,燥熱傷氣,真氣耗散,濁氣上騰,猶曰腎虛不能攝氣歸原,遂與蘇子降氣湯四磨湯下,黑鉛丹、養(yǎng)氣丹、鎮(zhèn)墜上升之氣;且硫黃黑錫佐以香熱,又無補養(yǎng)之性,借此果能生氣而補腎乎。請熟詳之∶夫濕痰盛甚者,亦或當之,初服未顯增變,由其喜墜、而愈進,形質弱者,何以收救。不悟肺受火炎,子氣亦弱,降令不行,火無以制,相扇而動,本勢空虛,命絕如縷,積而至深,丹毒濟火,一旦火氣狂散,喘息奔急而死。所以有形丹石瓦藥,重墜無形之氣,其氣將何抵受隨而降之乎。譬以石投水,水固未嘗沉也,豈不死歟。丹溪有曰∶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其熱愈甚,自覺無冷,非真冷也?;馃崴扑?,積熱之甚,陽亢陰微,故有此證。認假作真,似是之禍可勝言哉。內經雖云百病皆生于氣,以正氣受邪之不一也。今七情傷氣,郁結不舒,痞悶壅塞,發(fā)為諸病。當詳所起之因,滯于何經,有上下部分藏氣之不同。隨經用藥,有寒熱溫涼之同異。若枳殼利肺氣,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服損真氣。與夫木香之行中下焦氣、香附之快滯氣、陳皮之泄氣、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氣、紫蘇之散表氣、濃樸之瀉衛(wèi)氣、檳榔之瀉至高之氣、沉香之升降其氣、腦麝之散真氣,若此之類,氣實可宜。其中有行散者,有損泄者,其過劑乎,用之,能卻氣之標,而不能治氣之本。豈可又佐以燥熱之藥,以火濟火,混同謂治諸氣,使之常服多服可乎?氣之與火,一理而已,動靜之變,反化為二。氣作火論,治與病情相得。丹溪發(fā)揮論云∶冷生氣者,出于高陽生之謬言也。自非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足論寒者,吾恐十之無一二也。

三、血屬陰難成易虧論

《內經》曰∶榮者水谷之精也。和調五臟,灑陳于六腑,乃能入于脈也。源源而來,生化于脾,總統(tǒng)于心,藏于脾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于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液汗變化而赤為血也。生化旺,則諸經恃此而長養(yǎng);衰耗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刹恢旔B(yǎng)哉。故曰∶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陽盛則陰必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也。蓋謂血氣之常,陰從乎陽,隨氣營運于內,而無陰以羈束,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調治也難。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易亢陰易乏之論,可以見矣。諸經有云∶陽道實,陰道虛。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至十四而經行,至四十九而經斷,可見陰血之難成易虧。知此陰氣一虧傷所變之證∶妄行于上則吐衄;衰涸于外則虛勞;妄返于下,則便紅;稍血熱則膀胱癃閉;溺血滲透腸間則為腸風;陰虛陽搏,則為崩中;濕蒸熱瘀,則為滯下;熱極腐化則為膿血?;饦O似水。血色紫黑;熱盛于陰,發(fā)于瘡瘍;濕滯于血,則為痛癢癮疹,皮膚則為冷痹。蓄之在上,則人喜忘;蓄之在下,則為喜狂。墮恐跌仆,則瘀惡內凝。若分部位∶身半以上,同天之陽;身半以下,同地之陰;此特舉其所顯之證者。治血必血屬之藥,欲求血藥,其四物之謂乎。河間謂隨證輔佐謂之六合湯者,詳言之矣。余故陳其氣味專司之要,不可不察。夫川芎血中之氣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散,能行血滯于氣也。地黃血中血藥也,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當歸分三,治血中主藥。通腎經,性味辛溫,全用能活血各歸其經也。

芍藥陰分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氣腹痛也。若求陰藥之屬,必于此而取則焉。《脾胃論》有云∶若善治者,隨經損益,損其一二味之所宜為主治可也。此特論血病而求血藥之屬者也。若氣虛血弱,又當從長沙。

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子、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櫚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者,血虛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干姜桂者,血寒所宜;生地黃、苦參,血熱所宜;此特取其正治之大略耳。以其觸類而長,可謂無窮之應變矣。

四、滯下辯論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澀燥劑止之?;蜓苑e滯,而用巴KT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辯乎。謹按原病式所論,赤白同于一理,反復陳喻,但不熟察耳。果腸胃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蕩滌而去,不宜巴KT毒熱下之。否則郁結轉甚,而病變危者有之矣。若瀉痢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谷濕之象。滯下者,垢瘀之物同于濕熱而成。治分兩岐,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使泄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其下痢出于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干于腎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若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嘗原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余不盡行,留滯于內,濕蒸熱瘀,郁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不行相火司令,又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fā)蓄積,而滯下之證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之曰滯下。其濕熱瘀積干于血分則赤;干于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血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若魚腦矣。甚則腸胃空虛,關司失守,濁液并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狀如豆汁矣。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粘結紫色,則紫黑矣。其污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里急,至圊而不能便,總行頻并亦少,乍起乍止而不安,此皆大腸經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眾言難處,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黃之劑??蓽卣?,悉用姜附之類。何嘗以巴KT熱毒下之,緊澀重藥兜之。又觀河間立言∶后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粘稠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藥溫之,風邪內束宜汗之,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

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治實治虛之要論。而丹溪又謂大虛大寒者,其治驗備載《局方發(fā)揮》。觀此治法,豈可膠柱而調瑟。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名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

以《內經》大法推之,內格嘔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五、三消之疾燥熱勝陰

嘗讀劉河間先生三消之論,始言天地六氣五味,以配養(yǎng)人身六味五臟,而究乎萬物之源;終引《內經》論渴諸證,以辯乎世方熱藥之誤。此比物立象,反復詳明,非深達陰陽造化之機者,孰能如是邪。請陳其略∶夫經中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結熱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因小腸痹熱而渴者,有因傷飽肥甘而食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天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干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有因痛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為燥熱之疾一也。三消之熱,本濕寒之陰氣衰,燥熱之陽氣大甚,皆因乎飲食之餌失節(jié),腸胃干涸,而氣液不得宣平?;蚝膩y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郁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食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于下焦,虛熱血氣不能制,實熱燥甚于腎,故渴而不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shù)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故治疾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豈不以滋潤之劑,養(yǎng)陰以制燥,滋水而充液哉。何故?泄漏消渴,多者不知其書,謂因下部腎水虛,不能制其上焦心火,使上實熱而多煩渴,下虛冷而多小便。若更服寒藥,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尤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yǎng)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心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吁!若此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矣。以彼人言,但見消渴數(shù)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郁使之然也。且夫寒物屬陰,能養(yǎng)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yǎng)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能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養(yǎng)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暗哉。彼不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則不能制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郁結滯,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于外,以養(yǎng)乎百骸。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多飲水入于腸胃之內,終不能浸潤于外,故渴不止而小便多。水液既不能滲泄浸潤于外,則陰燥竭而無以自養(yǎng),故久而多變?yōu)槊@盲瘡瘍痤痱之類而危殆。其為燥熱傷陰也,明矣。

原標題:金匱鉤玄
上一篇:衛(wèi)生寶鑒下一篇:此事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