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其它 > 正文

醫(yī)經(jīng)國小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6/1

嘗謂吳陵劉氏純所輯玉機微義以發(fā)明之。復采集名論為初教之資也。并刻之。名曰醫(yī)經(jīng)國小。以傳其書。首本草。次脈訣。次經(jīng)絡。次病機。次治法。次運氣。凡六卷。一本于素問靈樞難經(jīng)。及張仲景王叔和至近代劉守真張潔古李明之朱仲修諸家之書。撮其切要。綴為韻語。類粹。以便初學。本末條理。明切簡備。醫(yī)學之指南。而端本之書也。凡善學人。皆務本。況醫(yī)人之司命其可昧本而茍乎哉。學醫(yī)者誠能熟究是編。融會于心。將所行皆正途。所用皆正法。觸類長之。于幾歲十全何有哉。此書非劉氏莫之為。非陳公亦莫之傳。學醫(yī)之幸。生民之幸也。純字宗濃。吳陵人。其父叔淵。仲修之高弟。授受有自云。


正統(tǒng)三年己未歲九月甲子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國史總裁同知經(jīng)筵事廬陵楊士奇序

醫(yī)意也。臨病立意以施治也。其書內(nèi)經(jīng)載運氣病源靡不悉備。候天地之變。究疾病之機。盡調(diào)治之理。此神圣愛人之仁。拯羸救枉濟物之至道也。醫(yī)道斯立。秦越人演其精義述難經(jīng)。

漢張仲景論傷寒。用藥定方。晉王叔和集次及撰脈經(jīng)以示后學。意亦至哉。經(jīng)去圣遠。遺文錯簡。后學專方而惑意。幸唐太仆令王冰重整其義。啟大法之幽玄。釋神運之奧妙。析理于至真之中。俾學人遇諸審脈。用藥去病。根本無貶損醫(yī)之道明矣。而其為法。制勝伐其勢。

資化助其生。扶危定亂之功。本諸經(jīng)論。知氣識病。治理得焉。嗟乎學必本于經(jīng)。病必明于論。治必究于方。而能變通而無滯斯能盡夫立醫(yī)之意矣。昔丹溪朱先生。以醫(yī)鳴江東。家君親從之游。領其心授。純度。竊以先生之旨。輯其醫(yī)之可法。本諸經(jīng)論之精微。節(jié)目更為定次。歌語引例具圖以便記習。至于脈訣之未備者。亦為增正。名曰醫(yī)經(jīng)國小。蓋欲初學人。

得以因流尋源而不蹈夫他歧之惑。有志于古神圣愛人濟物之道者。其無誚愚以管窺而蠡測?;蛴形粗?。矜其志而加正焉。則不惟醫(yī)道之幸。亦斯民之幸也。


洪武二十一年冬十一月朔日吳陵劉純序。

醫(yī)之可法為問

李東垣先生曰。自伏羲神農(nóng)黃帝而下。名醫(yī)雖多。所可法者有幾人哉。至于華氏之剖腹。王氏之針妖。術非不神也。后人安得而仿之。非若岐伯之圣經(jīng)。雷公之炮炙。伊芳摯之湯液?;又榉?。越人之問難。仲景之傷寒。叔和之脈訣。士安之甲乙。啟玄子之傳注。錢仲陽之論議。潔古之方書。皆活法所可學人。豈千方萬論。印定后人眼目者所能比哉。其間德高行遠。奇才異士。與夫居縉紳。隱草野者。雖有一節(jié)一法之可觀。非百代可行之活法。皆所不取也。予豈好辨哉。欲使學人觀此數(shù)圣賢。而知所向慕而已?;蛴腥搜?。徒知廣覽泛誦。自以為多學。而用無益者。豈其知本歟。

或問丹溪朱彥修先生曰。醫(yī)之為事。切脈察病用藥。先生必以讀儒書者能之何也。曰。

非四書無以窮理盡性。成格物致知之功。非易無以窮陰陽造化功用。消長生成之道。升降浮沉之理。孫真人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yī)。

問曰。醫(yī)書何先。曰必須先讀內(nèi)經(jīng)。本草。脈經(jīng)。非內(nèi)經(jīng)無以識病。非本草無以識藥。

非脈經(jīng)何以診候。然后卻參諸家之說。

又問仲景傷寒。出證見方。為醫(yī)學之祖。亦先須看否。答曰。凡先入者為主。內(nèi)經(jīng)盡陰陽之妙。變化無窮。諸書皆出于此。如越人演八十一難。止得內(nèi)經(jīng)中一二。仲景取其傷寒一節(jié)。

河間以熱論變仲景之法。東垣以飲食勞役立論??窒戎倬皶摺R詡疄橹?。恐誤內(nèi)傷作外感。先東垣書者以胃氣為主??终`外感為內(nèi)傷。先河間書者。以熱為主??终`以寒為熱。不若先主于內(nèi)經(jīng)。則自然活潑潑地。

問曰。今之醫(yī)但看脈訣。以為診視。越諸方書。便可治病。以為簡便。先生之教讀內(nèi)經(jīng)。雖識病無方可據(jù)。脈經(jīng)千條萬緒。難以撫尋。曰。正欲如此。人之生命至重。非積歲月之功。

豈可便視人之疾。前人立論制方。有與內(nèi)經(jīng)意合者。有穿鑿者。有立意偏者。有因病而以病人之虛實形氣脈證而制方者。病之變化無窮。人之形志苦樂不一。地土所宜。證有相似。治有不同。不讀內(nèi)經(jīng)。便欲據(jù)方施治。若有差誤。死不復生。人雖不知。于心安乎。脈理精微。通陰陽造化之理。千變?nèi)f化。圣人尚論其端緒。秘其蘊奧。善為脈者。從而推展。豈高陽生數(shù)語之脈訣能盡無窮之病邪。

先生曰。劉張之學。其論臟腑氣化有六。而于濕熱相火三氣致病為甚多。以推陳致新。

瀉火之法療之。此固高出前代矣。然有陰虛火動?;蜿庩杻商摗駸嶙陨跽?。又當消息而治之。

東垣之謂飲食勞倦。內(nèi)傷元氣。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并心肺之氣陷入于中焦。而用補中益氣等藥治之。此亦前人所無也。然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滿于東南。天陽而地陰。西北之人陽氣易降。東南之人陰氣易升。茍不知此。而徒取其法。則于氣之降者。固可以獲效。,而于氣之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當以三家之論。去其短而取其長。又曰。陰不足而陽有余。因而思之。故人病氣升者多。氣降者少。是其驗也。補其陰與陽齊等。則水火自然升降。所謂乾坤定位。而坎離交也。

凡治病用藥。以前人方論未可者。切不宜孟浪。須沉潛思繹。千條萬緒。必求氣之所在而取之。不過格物致知之功。久久自入窮通變化之妙。

論曰。五運六氣。內(nèi)經(jīng)備論。諸方所略。其理奧妙。未易造入。愿發(fā)明焉。曰。學醫(yī)之初。

且須識病機。知變化。論人形而處治。若便工于氣運??至饔隈R宗素之徒。而云某生人于某日。病為某經(jīng)。用某藥治之之類也。人之臟腑。外應天地。司氣司運。八風動靜之變。人氣應焉。豈不切當。茍不知此。為醫(yī)未造其理。何以調(diào)之。楊太受常云。五運六氣。須每日候之。記其風雨冥晦。而有應時作病者。有伏氣后時而病者。有故病沖而動者。體認純熟。久則自能造其至極。

治病用藥猶權衡。不可毫厘輕重也。若以執(zhí)古方而治今病。更不酌量。吾不知其不能無少差也。

先生曰。吾每治病。用東垣之藥。效仲景處方。庶品味數(shù)少。則藥力專精也。問曰。讀素問有不曉者奈何。曰。乃上古之書。中間多有闕文訛舛。且通其所可通。缺其所可疑。又王冰釋于強解。及失經(jīng)意者亦有之。須自要著力熟讀玩味。

問曰。素難之外。更看何書為要。曰。外感法重景。內(nèi)傷法東垣。則仲景治法。更合內(nèi)經(jīng)。然于讀書皆須覽過。以長識見。

問曰先生治病有證同而異治者。又非地土不同。老幼苦樂之異何也。曰。陰陽氣運。參差不齊。賦生有濃薄。五氣有偏勝。臟腑剛柔不同。用藥以抑強扶弱取中而治。豈得而同也。

問曰諸方立論。有多用熱者。有多用寒者。時之異耶。地勢之然也。曰??捶巾氁淞⒁?。取其所長。去其所短。人性偏執(zhí)。其通疏者。自古及今。寧幾人歟。

問曰一人之證。久伏床枕。處方既定。前后又有加減者何也。曰。內(nèi)有國中虛實之異。

外有八風之變。四時更易。氣運迭遷。七情所動。是以主病之藥雖不更。佐使豈無加減也。

問曰何以謂之通疏。曰。無先入之主。能窮變化之神。識時措之宜。致二五之精妙合為沖和之氣。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上者抑之。下者舉之。無所偏負。則自然天地位。而萬物育矣。

嘗看成無己注傷寒論曰。夫傷寒之病。以陽氣為主。只此一句。已見深造圣蘊。蓋天之邪氣感。則傷人氣也。飲食起居七情動。則傷人形也。然此其深者。氣病形乃應。形氣病乃從。治病必求其本。

先生曰。仲景治傷寒以寒字為主。用辛熱甘熱等藥者。主即病而言。河間治熱病。以熱字為主。用辛涼等劑者。主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溫。至夏變?yōu)闊岵≈庖病?/span>

問曰。陰陽之體用。先生嘗以陰不足。而陽有余。遠取諸天地日月為譬其體也。近取呼吸升降為喻其用也。則得聞命矣。然陰陽虛實之體雖不同。而其升降之用。所乘之機。既無降殺。則陰之體本虛。曷用補哉。

先生曰。邵子謂天地自相根據(jù)附。天根據(jù)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人之形質有涯者也。天癸絕后。形則衰矣。茍不益陰以內(nèi)守。則陽亦無以發(fā)揚為健運之能。是天失所根據(jù)也。而為飄散飛蕩如喪家之狗耳。陽既飄散。則地愈失所附也。形氣不相根據(jù)附則死矣。人其補養(yǎng)殘衰傷朽之質。又何云哉。

先生曰。治病必分血氣。如氣病補血。雖不中病亦無害也。血病補氣。則血愈虛散。散則氣血俱虛。是謂誅罰無過也。病或晝輕夜重者血病也。晝重夜輕者氣病也。蓋晝陽夜陰也。

座右銘曰。學問所以別理欲。開昏閉。衣食所以防饑寒。廣恩惠。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心術要不得罪于天地。

衛(wèi)生藥室銘曰。治病之方。先顧元氣。攻病擊邪。斟酌藥劑。邪輕劑輕。邪峻劑峻。元氣或虛。峻劑當慎。必求其本。如流有源。泥標忘本。白首不痊。血病治血。氣病治氣。臟腑經(jīng)絡。逐一點視。虛的施補。實的施瀉。察色聽聲。勿差纖芥。屬寒治寒。屬熱治熱。屬濕燥火。細心分別。氣微則逆。氣甚則從。逆為正治。從乃反攻。從少從多。各觀其事。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違時伐化。夭殃斯多。寒熱溫涼。用之遠之。升降浮沉。順時為宜。厥逆厥順。道理玄微?;蛴兴佟2槐鼐兄?。在表治表。在里治里。汗下之間。反掌生死。上制以緩。下制以急。緩急不分。無過受擊。新病猛除。久病寬治。不久不新。寬猛相濟。求治之誠。必當自寶。毋得茍就。輕此至道。病不可治。必當速已。毋得容情。啟人之毀。凡此數(shù)條。圣師至訓。洞然于胸。正行無問。

廣陵丘克容先生曰。今醫(yī)之專門于劉張者。率以發(fā)汗吐下施治。蓋本諸張子和十形三療。若曰風。寒。暑。濕。燥。火。內(nèi)傷。外傷。內(nèi)積。外積。視其中人。身之上若下。必三法之可已。果子和之遺意歟。何其與內(nèi)經(jīng)仲景之言大不相似也。內(nèi)經(jīng)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又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邪盛而實當瀉。三法或可已也。精奪而虛當補。將無他治歟。第曰。木郁則達之?;鹩魟t發(fā)之。土郁則奪之。金郁則泄之。水郁則折之。是亦發(fā)汗吐下之別稱也。向使此無彼遏。果例用歟。仲景治外感。分六經(jīng)。別腑臟。亦嘗發(fā)汗吐下也。而太陽有解肌。少陽則三禁。并病用刺法。豈無其故歟。子和亦曰。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又曰。識病得法。工中之甲。仗三療療十形。又何必知藥性求得法哉。豈子和真書亡于金源氏之南遷。此特后人附會其說。而執(zhí)迷妄意者。遂以鹵莽之言為的確之論。甚至認虛為實。假寒為燠。其于適事為故。與夫各安其氣之說。略不加究。志古之士。獨無憾焉。

夫醫(yī)道之有內(nèi)經(jīng)以來。歷代名醫(yī)著述之藏有司者。至有元時得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不為不多矣。然其要者寧幾歟。惟七書而下。所可法者。如有宋成無己傷寒明理論。金之劉守真原病式。元李明之內(nèi)外傷辨。醫(yī)學發(fā)明。活法機要。王好古此事難知。羅謙甫衛(wèi)生寶鑒。朱彥修局方發(fā)揮。及圣朝滑伯仁十四經(jīng)發(fā)揮。徐用誠本草發(fā)揮。皆啟七書之精奧。為體用之本領云。

醫(yī)學指南總訣二首

(并出玉匱密鑰)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病。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能窮素問。病受何氣。便知用藥當擇何味。

不誦十二經(jīng)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經(jīng)絡明。認中標。運氣明。認得本。求中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

藥本五味一首

(集次見內(nèi)經(jīng)至真大論諸篇)酸為木化氣本溫。能收能澀味肝經(jīng)??嘁蚧鸹瘹饨K熱。能燥能堅心臟丁。甘始土生氣化濕。

能開緩摻從脾行。辛自金生氣帶燥。能散潤濡通肺竅。咸從水化氣生寒。下走軟堅足腎導。

淡之其為五行本。運用須知造化要。

藥性指掌九十首

(集次見東垣珍珠囊增六十三味。)羌活苦溫散表風。利支節(jié)排巨陽癰。更除新舊風寒濕。手足太陽表里通。升麻苦除陽明風。引石膏能治齒疼。挾諸藥行四經(jīng)分。升陽氣于至陰中。柴胡苦寒除脅疼。更安潮熱往來生。

在臟調(diào)經(jīng)內(nèi)主血。在肌主氣上行經(jīng)。白芷辛溫去面風。陽明經(jīng)藥引能通。治及痹疼膚燥癢。

止足陽明頭痛攻。防風甘辛氣本溫。明晴亦療腦門疼。以其氣味能泄肺。以全體用治諸風。

當歸甘辛頭止血。身還養(yǎng)血潤于中。稍能破血流而下。全用能調(diào)榮氣充。獨活苦甘風可除。

更安頸項自難舒。療風寒濕痹痿足。腎經(jīng)藥引得斯歟。木香味苦氣微溫。和胃行肝氣有功。

調(diào)和諸氣為神妙。瀉肺無斯治不中。檳榔苦辛氣性溫。滯氣攻開又殺蟲。墜諸藥性若鐵石。

治后重時如馬奔。吳茱萸味苦辛熱。除咽嗌塞寒氣噎。脾胃停冷冷閉胸。心腹作痛而不歇。

藿香葉甘氣本溫。溫中快氣治心疼。開胃口能進飲食。止霍亂除嘔逆攻。川芎氣溫味本辛。

上行頭角清陽經(jīng)。止頭痛能行血室。養(yǎng)新生血有神靈。黃連味苦氣寒沉。主治便混雜紅。

消痞瀉心除目病。療瘡瘍腫有深功。黃芩苦味枯飄者。瀉肺除風熱在肌。堅者大腸除熱用。

膀胱得助化源宜。大黃味苦氣寒沉。瘀血消之結熱分。奪土滌腸通郁滯。令名因是號將軍。

黃柏苦寒調(diào)痿厥。下焦伏火大能除。上安虛噦蛔蟲出。下腹消疼補腎虛。玄明粉有酸辛味。

宿垢留腸用此蠲。軟積開痰消癖瘕。大除胃熱保神全。白術利水味甘溫。去濕強脾健胃經(jīng)。

佐黃芩可安胎氣。君枳實能消痞膨。人參甘溫能止渴。甚生津液又和中。肺寒可服熱猶忌。

定魄安魂至有功。黃甘溫益元氣。溫內(nèi)分而實腠理。補三焦更托諸瘡。

虛勞自汗服即止。甘草甘平生瀉火。炙之健胃可和中。解諸藥毒無爭競。養(yǎng)血通經(jīng)更有功。

半夏辛溫治濕痰。大和脾胃吐能安。寒痰更有腸鳴者。痰厥頭疼并速餐。陳皮味苦性辛溫。

留白和脾健胃經(jīng)。去白消痰能泄氣。膈開痰熱氣須憑。青皮苦寒攻滯氣。削堅積治下宜良。

厥陰經(jīng)藥斯能引。下食安脾得此強。枳殼微寒味苦酸。消心下痞化痰涎。胃中宿食兼壅氣。

去逐仍消積聚堅。枳實苦酸能削積。胸中虛痞又能除。心間宿水宜斯逐。日久稠痰亦可祛。

桔梗微溫味辛苦。止咽痛治肺之癰。寬胸利鼻無壅塞。引藥須知入肺中。知母苦寒除腎火。

能蠲有汗之骨蒸。補虛可療陽明熱。益腎滋源化氣征。本微溫味苦辛。治頭痛于巔頂中。

太陽寒客能消散。婦女陰寒痛可通。生地黃寒甘苦味。瘀血衄血皆搗餐。涼血瀉脾之濕熱。

清心乃治五心煩。熟地黃溫味甘苦。封填骨髓滋腎陰。療傷寒后脛股痛。除新產(chǎn)罷腹臍疼。

五味酸溫滋腎水。更收肺耗散之金。消煩止渴生津液。益氣充虛乃壯陰。川烏味辛熱有毒。

浮也陽中之少陽。能開臟腑寒邪氣。破諸積冷痛尤良。白芍酸寒有小毒。扶陽氣治腹間疼。

墮胎通血強脾臟。能損肝經(jīng)卻緩中。白茯苓溫味甘淡。和中益氣濕能行。安驚利竅生津液。

白入壬癸赤丙丁。澤瀉甘咸性本寒。收陰汗乃止虛煩。去胞垢又生新水。濕腫淋HT作圣丹。

薄荷之葉味辛涼。新病痊時勿更餐。治熱清陽于頭面。除風癇證不能安。麻黃甘苦性微溫。

發(fā)汗除寒去節(jié)根。根節(jié)將來還可用。止虛盜汗作湯餐。濃樸用之隨氣味??喑凉駶M脹而膨。

性溫益氣能攻溫。散結調(diào)中可濟生。杏仁有毒苦甘溫。定喘安驚氣自任。大腸閉燥能通潤。

冷嗽投之散肺陰。巴豆大毒味辛熱。臟腑沉寒堅積結。治之水谷道能通。戒慎方中勿輕設。

黑附子辛熱有毒。其性走而浮不沉。補三陽之厥逆證。除六腑之寒病深。蒼術氣溫其味甘。

調(diào)脾更治濕之痰。寬中發(fā)汗功過白。除濕之功白術戡。秦艽辛苦性微溫。利水施之亦有功。

療遍體之金色疸。除風濕在四肢中。白僵蠶咸更辛平。陰內(nèi)生陽其性溫。去膚風動如蟲狀。

治黑生于面門。地榆酸苦性微寒。血痢投之即可安。入下部能消積熱。更安不禁血崩難。

白豆蔻味本辛溫。退翳還除冷在胸。上焦元氣尤能補。卻消滯氣于肺中。連翹微寒味苦平。

消諸經(jīng)熱有深功。心間熱與瘡瘍腫。功效柴胡粘子同。阿膠甘溫能益肺。

又能止嗽唾如膿。補虛更可安胎氣。治痿強陰壯骨隆。桃仁甘苦性還寒。潤大腸經(jīng)之秘難。

破經(jīng)久蓄之陳血。去滯生新治血干。生姜辛制半夏毒。佐大棗有濃腸功。溫經(jīng)散表除風氣。

止噦之能效最工。石膏甘辛性大寒。清金制火肺寧安。除頭痛渴日晡熱。更安胃熱奪其餐。

官桂味辛熱有毒。墮胎止汗補勞傷。用枝氣薄能開表。用肉生溫補腎良。細辛辛溫乃無毒。

升也為陽有二功。除風數(shù)變?nèi)栕C。去首少陰合病疼。梔子大寒其味苦。療心胸悶不能眠。

通臍下血滯便秘。象肺資陰降火炎。葛根甘寒能發(fā)表。胃虛消渴服之安。解除中酒之苛毒。

更止溫瘧之往還。栝蔞根味苦沉寒。止渴之功若圣丹。退熱消煩清氣血。補虛通濟月經(jīng)安。

豬苓味淡更甘平。大燥功為治濕能。利小水還除濕腫。常人多服腎虛增。干姜生辛炮則苦。

利肺氣入氣血行。生逐寒邪而發(fā)表。炮除胃冷可調(diào)中。草龍膽苦性沉寒。退散肝經(jīng)之熱煩。

若病下焦之濕腫。服之即可得痊安。蘇木甘咸升可降。產(chǎn)停敗血逐能行。瘡瘍死血用之散。

散處還滋新血生。杜仲甘辛其性溫。壯筋骨脈強精神。止腰疼痛滋陰腎。酥炙除絲用自靈。

天門冬苦性大寒。保肺不得熱相干。涸枯榮衛(wèi)宜斯?jié)?。定喘寧神燥悶安。麥門冬寒味甘辛。

消肺隱伏之火禁。補金不足潤燥渴。養(yǎng)氣充虛熱不侵。木通寒瀉小腸火。小便熱閉大能通。

通經(jīng)利竅宜施用。導滯無他可比功。地骨皮寒味苦平。除風無定表間乘。解肌退熱能涼血。

有汗傳尸之骨蒸。桑白皮寒其味甘。補虛益氣保神全。有余肺氣宜斯瀉。嗽有痰紅必此蠲。甘菊苦甘除目疾。八風上注苦頭眩。目疼欲脫連頭痛。熱擁睛紅淚不干。紅花辛溫能養(yǎng)血。腹停惡血又能除。止產(chǎn)敗血血之暈。補虛少血血之虛。赤石脂甘酸且溫。固腸胃有斂收功。胎衣不下宜斯逐。順落不為峻急攻。通草甘通陰竅澀。更消水腫閉難行。用之澀閉俱通暢。因乃呼之通草名。烏梅酸溫收肺氣。生津止渴更除煩。又安泄痢調(diào)和胃。去熱其來在骨間。川椒味辛熱有毒。溫中去冷服之安。上除兩目之云膜。下治六腑之沉寒。葳蕤甘除四末風。治目淚出爛而蒙。男子濕流腰胯痛。女人黑面斑重。秦皮寒苦治驚癇。女子崩中帶下難。青白遮晴之幻翳。風寒濕痹治居安。白頭翁苦溫無毒。赤痢衄血得效速。男子偏腫陰疝長。

小兒膻腥頭燥禿。牡蠣咸寒治便滑。除榮衛(wèi)虛往來熱。女人赤白帶崩中。男子夢寐精遺泄。干漆味辛溫有毒。削年堅。更除秘結停留血。血氣攻心亦可蠲。南星有毒味辛苦。中風不省墜痰涎。破傷身強如尸狀。服此回生致引年。商陸酸辛微有毒。生之異者類如人。導疏腫氣通胸腹。療水功能效若神。葶藶苦寒消水腫。膀胱留熱更能清。肺家喘促宜斯用。積飲停痰得此行。海藻咸寒通水道。能開透軟結之便。氣停水結通身腫。非此之功不得痊。竹葉性寒其味苦。風邪煩熱服能除。上沖氣勝令人喘。進此安寧氣自舒。蔥白辛溫能解表。陽明頭痛急投之。傷寒下痢服之效。止痛除風又自奇。天麻辛治驚癇藥。風熱頭眩得此蠲。麻痹不仁風可療。語言不遂瘓能痊。大棗甘溫可壯神。又能助脈健天真。大和脾胃安中脘。中滿之時忌入唇。威靈仙苦溫無毒。癢皮膚風可消。冷痛膝腰痰出唾。腹中新舊滯皆調(diào)。鼠粘子辛消瘍毒。盈肌癮疹主風濕。退諸風熱咽不通。利凝滯氣入腰膝。草豆蔻溫其辛味。補虛進食療心疼。胃脾積滯寒能逐。心腹久新痛可攻。玄胡索溫味苦辛。破血又治小腸疼。活精血療產(chǎn)后疾。安胎調(diào)攝產(chǎn)前經(jīng)。雄黃有毒性平甘。肉喉風用最堪。能殺精邪蛇虺毒。妊娠佩帶轉生男。廣州出產(chǎn)石硫黃。治疥堅筋去瘡。逐冷壯陽陰癖。老人風秘是仙方。水銀本是朱砂液。取置爐中養(yǎng)成。消化五金除疥虱。婦人難產(chǎn)用催生。砒霜有毒仍酸苦。治瘧除效若神。膈內(nèi)風痰堪用吐。若還多服必傷人。牛膝為君味苦酸。主除膝痛及拘攣。月經(jīng)若閉能通利。精髓如虛可補填。蒲黃無毒味甘平。行血如何又治崩。炒過用之方補澀。若還生用即通經(jīng)。香薷下氣除煩熱。消腫調(diào)中暖胃家。霍亂轉筋心腹痛。佐方煮飲服之瘥。前胡下氣更消痰。推致陳新用最堪。主療傷寒寒熱病。安胎止嗽治兒疳。澤蘭甘苦能行氣。癰腫瘡膿可內(nèi)消。更治損傷并打撲。并除身面四肢浮。三棱專治消癖。更治陰人血不通。治氣削堅除撲損。產(chǎn)余腹痛亦能攻。肉豆蔻溫能止痢。解酲消食更調(diào)中。主除霍亂心膨痛。益氣消脾虛冷攻。補骨脂名破故紙。主攻血氣理勞傷。陽衰腎冷精流出。研爛胡桃合服良。縮砂下氣能消食。主療虛勞冷氣頻。暖胃溫脾能止利。炒除腹痛保妊娠。蓬莪術治心脾痛。消血通經(jīng)理內(nèi)傷。癖奔豚諸積聚。得同酒醋用為良。莎草根名香附子。主除胸腹熱無時。婦人得此為仙藥。下氣寬中用最宜。常山味苦性微寒。治瘧功多大吐涎。黃細形如雞骨勝。苗名蜀漆一HT看。赤皮甘遂能消水。利飲寬膨更破。主療四肢頭面腫。若逢甘草便相刑。

白芨主消癰腫毒。性同白蘞反烏頭。去除白癬并破裂。更療邪氣緩不收。大戟苦寒除蟲毒。專工利水治諸風。苗名澤漆同消腫。甘草逢之必反攻。牽牛名以牽牛得。下水消膨利小便。專治腰疼并腳痛。更消水腫落胎元。馬兜鈴子如鈴狀。根即名為土木香。肺熱咳痰成喘促。瘡血痔用之良。白附子能除帶下。更行藥勢主心疼。去除面上諸般病。又治風瘡及中風。酸棗仁平安五臟。除風去痹骨能堅。補中益氣寧心志。更治虛煩不得眠。丁香除腫消風毒。治氣溫中用最堪。非特益脾能止嘔。更攻齒痛病風疳。沉香療除風水腫。順氣調(diào)中用最良。又止轉筋心腹痛。去除惡氣壯元陽。檀香不特消風腫。抑且能收霍亂功。腎氣上攻心氣痛。濃煎服餌即能通。乳香止痛消風腫。邪氣能除補益精。主療諸瘡收泄。又調(diào)血氣又催生。蘇合香油能辟惡。去蟲殺鬼達神明。更消蟲毒除溫瘧。久服令人夢不生。沒藥止痛仍破血。主除折跌治金瘡。更宜產(chǎn)后諸余疾。推致新陳理內(nèi)傷。山茱萸主通邪氣。逐痹除風療耳鳴。婦女得之調(diào)月水。男人補腎更添精。大腹皮功專下氣。健脾開胃更通腸。氣因冷熱攻心腹。煎用姜鹽入藥良。密蒙花主能明目。虛翳青盲用最良。若是小兒麩豆毒。熱疳入眼亦能醫(yī)。益智和中仍暖胃。主除虛漏及精遺。若人夜起多便溺。捶碎鹽煎效便奇。

紫草苦寒通九竅。腹心邪氣疽皆醫(yī)。消膨治脹利水道。豆疹瘡危用最宜。紫菀苦辛除咳逆。

熱寒胸結氣皆消。療唾膿血止喘悸。嬰稚驚癇亦可調(diào)。赤芍酸寒攻血痹。消破血逐經(jīng)良。

止疼解熱除癰腫。益血榮脾白芍強。芒硝苦寒消積聚。蠲痰潤燥性傷胎。胃中食熱血結閉。

大小便癃澀盡開。香子是小茴香。開胃調(diào)中得酒良。主治腹疼并霍亂。更通腎氣及膀胱。

防己除風溫熱邪。四肢拘急口斜。足疼水腫并風腫。濕嗽癰瘡腫亦佳。姜黃烈似郁金功。

理損消癰止暴風。主治瘕兼下氣。月經(jīng)壅滯亦能通。甘松無毒味甘香。浴體令香可作湯。

下氣更能除惡氣。腹心痛滿是奇方。阿魏無真卻有真。臭而止臭乃為珍。殺蟲下氣除積。

及治傳尸更辟瘟。遠志苦溫除咳逆。益精補氣壯心神。祛邪利竅止驚悸。強志聰明智能人。

五倍一名文蛤是。主除齒及瘡膿。更攻五痔多便血。洗眼猶能去熱風。菟絲子味辛無毒。

駐色延年治熱中。主療虛寒余瀝病。添精補髓去腰疼。蝎即HT蜥宜緊小。主除癮疹療諸風。

小兒驚搐方多用。酒服尤能治耳聾。龍骨澀精收泄痢。本切主治女人崩??s便收汗陰瘡蝕。

齒療顛邪又鎮(zhèn)驚。麝香通竅攻風疰。有孕催生救產(chǎn)難。殺鬼辟邪除腹痛。更安客忤與驚癇。

牛吐生黃味苦平。主除狂躁治天行。安魂定魄除邪惡。更治風癇及熱驚。羚羊角苦寒無毒。

益氣安心辟不祥。明目去風兼易產(chǎn)。更宜時氣治驚狂。犀角苦寒能解毒。驅風明目鎮(zhèn)肝家。

并除心熱狂言語。又治時行辟鬼邪?;⒐侵鞒皭簹?。傷寒濕氣用尤良。更攻風毒拘攣痛。

治產(chǎn)安驚去惡瘡。石蜜甘平安五臟。補中止痛養(yǎng)心脾。調(diào)和百藥兼益氣。止痢須知蠟更宜。

龜甲破除漏下。小兒合囟治頭瘡。更攻瘧痔并陰蝕。勞復傷寒用作湯。斑蝥主治瘡疽瀝。

墮胎通淋破血。入藥要知當熟炒。令人吐瀉只緣生。真珠潤澤安心志。敷面令人好面容。

粉點目中磨翳障。裹綿塞耳可除聾。鱉甲治崩仍療瘧。瘕癖用尤奇。又除骨節(jié)間勞熱。

雞子同餐卻不宜。靈脂治產(chǎn)昏迷證。通利陰人血不行。更治腸風并逆氣。若還炒過可除崩。

瓜蒂除浮仍治疸。欲消息肉鼻中吹。有人胸腹中間病。此藥猶能吐下之。假蘇本即名荊芥。

下氣除勞治血風。瘡疥傷寒為要藥。更除血暈與頭疼。紫蘇下氣仍開胃。治脹痰利大腸。煮汁飲之除蟹毒。若安喘嗽子尤良。芫花去水消浮腫。咳逆喉鳴必用之。痰唾疼心腹痛。惡風痹癢亦能醫(yī)。訶梨勒苦能開胃。冷氣奔豚是本功。消食化痰并止痢。更除漏及腸風。枸杞子功能補氣。去風明目益元陽。根名地骨皮堪用。寒熱虛勞各載方。琥珀元來是木脂。千氣入地化而為。鎮(zhèn)心定魄仍消血。若治諸淋效更奇。草果味辛消氣脹。主除濕勝治脾寒。解瘟辟瘴化瘧母。散逐寒痰及吐酸。牡丹皮能涼骨熱。腸胃積血亦能平。止吐衄瀉陰火。無汗虛勞之骨蒸。麥甘溫消宿食。破結益氣虛人。上焦滯血能行散。心腹?jié)M脹宜此伸?;[能泄氣。利水通津入太陽。大腸與胃有積聚。推蕩重令化氣強。艾葉生寒熟則溫。灸除百病可延生。溫中暖胃和肝氣。調(diào)血能令下吐平。貝母寒平咳逆氣。主除煩熱療傷寒。更消腹結心下滿。止汗和中解郁煩。茶茗苦消痰熱渴。清神能治卒頭疼。

瘡可療兼下氣。利小便令化氣征。醋斂咽瘡消腫毒。治黃膽病破堅。婦人產(chǎn)后血虛暈。

熏鼻收神保十全。酒通血脈濃腸胃。消憂發(fā)怒大扶肝。滋形辟惡養(yǎng)脾氣。痛飲傷神損壽元。蓬砂消痰能止嗽。甘緩之功破結。喉痹初生宜進此。陰陽氣散自無凝。靈砂性溫通血脈。安魂養(yǎng)氣益精神。止陰煩滿殺邪魅。主五臟之百病。


妊娠服禁

(出便產(chǎn)須知)班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銀并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三棱代赭芫花麝。

大干蛇蛻黃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半夏南星與通草。瞿麥干姜桃仁通。

砂干漆蟹甲爪。地膽茅根莫用好。

引經(jīng)藥報使

(一首出本草)小腸膀胱屬太陽。本羌活是本鄉(xiāng)。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大腸陽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當。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xiāng)。脾經(jīng)少與肺部異。升麻兼之白芍詳。少陰心經(jīng)獨活主。腎經(jīng)獨活加桂良。通經(jīng)用此藥為使。豈有何病到膏肓。

六陳

藥有六味。陳久者良。野狼茱半橘。枳實麻黃。

野狼毒。茱萸。半夏。橘皮也。

診脈入式

(一首集次王適齋等脈訣)人身元氣由太極動靜陰陽一如式。陰血靜兮陽氣動。血逐氣行無暫息。周流身體似循環(huán)。榮養(yǎng)百骸由此力。五行五臟布其中。妙合乾坤纖芥悉。上中下體號三焦。在診排名寸關尺。寸為陽分尺為陰。關者陰陽界限位。天真始注手太陰。百脈周流所朝會。右為氣口左人迎。腑臟脈宗榮見爾。脈行三寸呼吸中。呼吸定息行六寸。十二時周數(shù)幾何。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八百一十丈。脈循五十度周身。復還會于手太陰。此是平人形之道。度合陰陽晝夜停。不大不小脈曰平。呼吸來停至脈勻。數(shù)遲數(shù)至違呼吸。損曰離經(jīng)與奪精。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大無。三遲二敗冷所謂。六數(shù)七極熱之多。八脫九死十命盡。十一十二魂入墓。三至為遲一二敗。兩息一至死非怪。遲寒數(shù)熱古今傳。難經(jīng)越度分明載。

意見九難。

寸關尺內(nèi)十二經(jīng)。臟腑陰陽合五行。唯有君火更相火。母子相通真氣生。

意見十八難。

失正邪干乃相克。各有剛柔位相逢。

意見十難。

陰陽變病脈危殆。關格覆溢與相乘。

意見三難。后有圖。

太過不及分輕重。診后先須部分定。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即心主包絡也。

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

言男子面南受氣。則兩寸居前亦陽。脈之三陽從上走下。女人面北受氣。則兩尺居前亦陰。

脈從下走上。經(jīng)所謂男子陽生。脈在關上。寸脈常盛女陰生。脈在關下。尺脈常盛。是其常也。

心與小腸居左寸。肝膽同歸左關并。腎居尺脈合膀胱。用意調(diào)和審安靜。肺與大腸居右寸。

脾胃脈從關里認。三焦心包絡脈同。尺中仔細須尋趁。若診他脈覆手取。要自看時仰手認。

三部須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上部頭。候聽會。迎香。人迎之動脈也。以察頭面之疾。中部手。候合谷。神門。經(jīng)渠之動脈也。以察頭下至臍上之疾。下部足。候太溪。沖陽。

太沖之動脈也。以察臍下至足之疾。

大腸共肺為傳送。心與小腸為受盛。脾胃相通五谷消。膀胱腎合為津慶。三焦無狀空有名。

寄在胸中膈相應。肝膽同為津液府。能通眼目為清凈。智者能調(diào)五臟和。自然察認諸家病。

掌后高骨號為關。骨下關脈形宛然。以次推排名尺澤。三部還須仔細看。關后為陰乃是尺。

關前為陽名寸口。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shù)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

陽實應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大滑應舌強。陰數(shù)脾熱并口臭。陽微浮弱定心寒。

陰滑食注脾家咎。關前關后辨陰陽。察病根源應不朽。

經(jīng)云。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之謂也。

病脈傳見舉要中。脈經(jīng)素難尤宜究。

見后方脈舉要。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據(jù)經(jīng)分節(jié)氣。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還應是本宗。微沉緩澀遲并伏。濡弱相兼八里同。九道脈名長短是。虛促結代勞動細。在意專心察脈理。二十四種真玄微?;ロ毭}證參虛實。勿失于邪病脈機。

\r脈所當然之圖\ps16a1.bmp\r凡在左者皆克諸右。凡在右者皆受左克。此臟腑五行自相克制。脈所當然也。至如太過不及。當視本位及邪干自異爾。

\r五行子母相生之圖\ps16a2.bmp\r兩手交義。則六脈五行。子母毒相生養(yǎng)。本心包絡與三焦二脈。皆系右尺。今脈訣以兩腎分兩尺。則遺失心心包絡一經(jīng)矣。

右手太陰陽明金。生左尺足太陽少陰水。太陽少陰水。生左關足厥陰少陽木。生左關足厥陰少陽木。厥陰少陽木。

生左寸手太陽少陰火。太陽少陰火。通右尺手心主少陰火。通右尺手心主少陽火。手心主少陽火。生右關足太陰陽明土。足太陰陽明土。復生右寸手太陰陽明金。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yǎng)者也。

診脈入式

左手頭指火之子。五行造化豈虛偏若將兩腎脈分二。何獨三焦經(jīng)獨專。水火相生滋養(yǎng)處。土金涵育委和全。自然神氣存斯理。不識天真道不傳。素問脈類五十余種。后世類為二十四種。至如拒格者。素問謂陰勝格陽。陽勝拒陰。非死脈也。皆宜詳審。

診脈入式

脈是人身造化機。要須指下識其微。浮洪動滑弦如緊。微澀濡虛緩類遲。覆溢代牢誠莫療。細芤實弱可扶持。短長促結沉伏別。寒熱參差必誤醫(yī)。

二十四種脈體

浮脈不足舉有余。芤脈中空兩畔居?;w如珠中有力。實形與長俱。弦如始按弓弦狀。

緊若牽繩轉索初。洪舉按之皆極大。此名七表不同途。浮為中風芤失血?;聦嵪路置鲃e。

弦為拘急緊為疼。洪大從來偏生熱。

浮為在表為風。(應人迎)為氣。(應氣口)為熱。為痛。為嘔。為脹。為痞。為喘。為厥。

為內(nèi)結。為滿不食。浮大為鼻塞。浮緩為不仁浮大長。為風眩癲疾。浮滑疾。為宿食。

浮滑為飲為走刺。浮大而澀。為宿食滯氣。浮短為肺傷諸氣。浮細而滑為傷飲。浮滑疾緊。為百合病。浮數(shù)。(大便堅小便數(shù))浮緊為淋為癃閉。

芤為血寸芤為吐血。微芤為衄血。關芤為大便出血。尺芤為下焦虛小便出血。

滑為吐為滿。為咳。為熱。為伏痰。為宿食。為蓄血。為經(jīng)閉。為鬼疰。為血氣俱實。滑散為癱緩。滑數(shù)為結熱?;瑢崬槲笩峄笮〔粍?。必吐。為病進。為泄利?;蜑槿焉铩;〈笮「雇?。弱則陰中痛。大便亦然。

實為熱為嘔。為痛。為氣塞。為喘咳。為大便不禁。實緊為陰不勝陽。為胃寒。

為腰痛弦為寒為痛。為飲。為瘧。為水。為中虛。為厥逆。為拘急。為寒癖。弦緊為惡寒。為疝瘕為癖。雙弦脅急痛。弦為鉤。為脅下刺痛。弦長為積隨左右上下。緊為寒為痛。為嗽。為喘。為滿。浮緊為肺有水。緊滑為蛔動。為宿食。為逆吐。

緊急為遁尸。緊數(shù)為寒熱。

洪為脹為滿。為瘡。為熱。

為煩。洪實為癲。洪緊為癰疽。為喘急。亦為脹。洪大為祟。洪浮為陽邪來見。

微來如有又如。無沉舉都無按有余。遲緩息間三度至。(訣云。緩脈一息四至。遲脈。

一息三至也。)濡來散止細仍虛。伏須切骨沉相類。弱脈沉微指下圖。(診而細。沉按之乃得。舉之若無為弱。)澀脈如刀輕刮竹。分明八里坦如途。(脈澀體細而遲。往來難而散。)遲寒緩結微為痞。澀因血少沉氣滯。伏為物聚濡氣虛。弱則筋痿須審記。

微為虛為弱。為衄。為嘔。為泄。為亡汗。為拘急。微弱為少氣。為中寒。

沉為在里為實。為水。為寒。為喘。為。為瘕。沉弱為寒熱。沉滑為風水。

為下重。沉細為少氣。臂不能舉。沉緊為上熱下冷沉重而直前絕者為瘀血。沉重而中散。為寒食成瘕。沉重不至寸。徘徊絕者為遁尸。沉緊為懸飲。沉遲為痼冷。沉重為傷暑發(fā)熱緩為在下為風。為寒。為弱。為痹。為疼。為不仁。為虛。為氣不足。為眩暈。緩而滑為熱中。緩而遲。虛寒相搏。食冷則咽痛。

澀為少血為亡汗。熱氣不足。為逆冷。為下痢。為惡寒。為心痛。澀而緊為痹。

為寒濕。澀細大寒。

遲為寒為痛遲而澀。為瘕咽酸。遲而滑為脹。遲而緩為寒。

伏為霍亂為疝瘕。為水氣。為溏泄。為停痰。為宿食。為諸氣上沖。為惡膿貫肌濡為虛為痹。為自汗。為氣弱。為下重。濡而弱為內(nèi)熱外冷自汗為小便難弱為虛為風熱。為自汗。

長脈流利通三部。短脈本部不及須。虛脈遲大而兼軟。促脈來數(shù)急促歟結脈時止而遲緩。代脈不還真可吁。(結脈與代脈相類。但代脈不能自還。)牢脈如弦而更實。沖脈鼓動無定居。

細脈雖有但如線。九道之形乃自殊。

細為氣血俱虛為病在內(nèi)。為積。為傷濕。為后泄。為寒。為神勞。為憂傷過度。為腹?jié)M。通刺痛。細而緊。而瘕積聚。細而滑。為僵仆。為發(fā)熱。為嘔吐。

動為痛為驚。為攣。為泄。為恐。

虛為寒為虛。為腳弱。為食不消化。為傷暑。

促脈有五一曰氣。二曰血。三曰飲。四曰食。五曰痰。但臟熱則脈數(shù)。以氣血痰飲留滯不行則止促。非惡脈也。

結為痰為飲。為血。為積。為氣。

長為熱為癇。長而緩。病在下。脈經(jīng)有散脈而無長脈。陳氏釋曰六腑氣絕于外。主手足寒而上氣。五臟氣絕于內(nèi)。則下不禁。甚者不仁。其脈皆散。散則不聚。病亦危矣。

短為氣病短而急病在上。脈經(jīng)有數(shù)脈。而無短脈。陳氏釋曰。數(shù)為熱。為虛。為煩渴。為煩滿。

牢(脈經(jīng)作革)為滿。

為急。為虛寒相搏。婦人半產(chǎn)漏下?!鹑蜥屧?。革者。革也。固結不移之狀。三部應之皆危脈也。

代為一臟氣絕。

怪脈(一首)

雀啄連在三五啄。屋漏半日一點落。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真解索。魚翔似有一擬無。蝦游靜中跳一躍。寄語醫(yī)家仔細看。六脈一見休餌藥。

十二經(jīng)本一脈

(一首集次見東垣醫(yī)學發(fā)明)中焦肺起脈之宗。出手大指之端沖。大腸即手起次指。上行環(huán)口交鼻里。胃經(jīng)源又下鼻交。

出足大指之端饒。脾脈就足指端上。注于心中少陰向。心經(jīng)中之入掌循。手內(nèi)端出小指行。

小腸從手小指起。上斜絡于目內(nèi)。膀胱經(jīng)就目內(nèi)生。至足小指內(nèi)側停。腎脈動于小指下。

起注胸中過腹胯。心包出處又屬胸。循手小指次指終。三焦向手次指側。環(huán)走耳前目銳息。

膽家接生目銳傍。走足大指三毛間。足肝就起三毛際。注入肺中循不已。

奇經(jīng)八脈

(一首集次見內(nèi)經(jīng)骨空論等篇)督脈起自下極。并于脊里上風府。過腦額鼻入齦交。為陽脈海都綱要。任脈起于中極底。

上腹循喉承漿里。陰脈之海妊所謂。沖脈出胞循脊中。從腹會咽絡口唇。女人成經(jīng)為血室。

脈并少陰之腎經(jīng)。與任督本于陰會。三脈并起而異行。陽蹺起足之跟里。循外踝上入風池。

陰蹺內(nèi)踝循喉嗌。本足陰陽脈別支。諸陰交起陰維脈。發(fā)足少陽筑賓郗。諸陽會起陽維脈。

太陽之金門是。帶脈周回季脅間。會于維道足少陽。所謂奇經(jīng)之八脈。維系諸經(jīng)乃順常。

十二經(jīng)脈

(十二首集次見靈樞經(jīng)脈論)手太陰肺中焦生。下絡大腸出賁門。上膈屬肺從肺系。系橫出腋中行。肘臂寸口上魚際。

大指內(nèi)側爪甲根。支絡還從腕后出。接次指屬陽明經(jīng)。此經(jīng)多氣而少血。是動則病喘與咳。

肺脹膨膨缺盆痛。兩手交瞀為臂厥。所生病者為氣嗽。喘渴煩心胸滿結。臂之內(nèi)前痛。

小便頻數(shù)掌中熱。氣虛肩背痛而寒。氣盛亦疼風汗出。欠伸少氣不足息。遺失無度溺變別。

陽明之脈手大腸。次指內(nèi)側起商陽。循指上連出合谷。兩筋歧骨循臂肪。入肘外廉循外。

肩端前廉柱骨傍。從肩下入缺盆內(nèi)。絡肺下膈屬大腸。支從缺盆直上頸。斜賁頰前下齒當。

環(huán)出人中交左右。上俠鼻孔注迎香。此經(jīng)氣盛血亦盛。是動頸腫并齒痛。所生病者為鼻衄。目黃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難為用。肩前外痛相仍。

胃足陽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上入齒。還出俠口繞承漿。頤后大迎頰車里。耳前發(fā)際至額顱。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絡脾宮。直者缺盆下乳內(nèi)。一支幽門循腹里。下行直合氣沖中。

遂由髀關抵膝臏。跗中指內(nèi)關同。一支下漆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間通。一支別走足跗指。

大指之端經(jīng)盡已。此經(jīng)多氣復多血。是動欠伸面顏黑。凄凄惡寒畏見人。忽聞木音心震懾。

登高而歌棄衣走。甚則腹脹仍賁響。凡此諸疾皆厥。所生病者為狂瘧。濕溫汗出鼻流血。

口唇胗又喉痹。膝臏疼痛腹脹結。氣膺伏兔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徹。有余消谷溺色黃。

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脹滿食不消。氣盛身前皆有熱。

太陰脾起足大指。上循內(nèi)側白肉際。核骨之后內(nèi)踝前。上循經(jīng)膝里。股內(nèi)前廉入腹中。

屬脾絡胃與膈通。俠喉連舌散舌下。支絡從胃注心宮。此經(jīng)氣盛而血衰。是動其病氣所為。

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體痛難移。腹脹善噫舌本強。得后與氣決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

體重不食亦如之。煩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瘧隨。不臥強立股膝腫。疽發(fā)身黃大指痿。

手少陰脈起心中。下膈直與小腸通。支者還從心系走。直上咽喉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下。

后肘內(nèi)少海從。臂內(nèi)后廉抵掌后。銳骨之端注少沖。多氣少血屬此經(jīng)。是動心脾痛難任。

渴欲飲水咽干燥。所生脅痛目如金。脅臂之內(nèi)后廉痛。掌中有熱向經(jīng)尋。

手太陽經(jīng)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循手外側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內(nèi)側。上循外出后廉。

直過肩解繞肩甲。交肩下入缺盆內(nèi)。向腋絡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屬小腸。一支缺盆貫頸頰。

至目銳卻入耳。復從耳前仍上頰。抵鼻升至目內(nèi)。斜絡于顴別絡接。此經(jīng)少氣還多血。

是動則病痛咽嗌。頷下腫兮不可顧。肩如拔兮似折。所生病主肩痛。耳聾目黃腫腮頰。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猶當細分別。

足經(jīng)太陽膀胱脈。目內(nèi)上起額尖。支者巔上至耳角。直者從巔腦后懸。絡腦還出別下項。

仍循肩膊俠脊邊。抵腰膂腎膀胱內(nèi)。一支下與后陰連。貫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內(nèi)左右別。

貫胂俠脊過髀樞。臂內(nèi)后廉中合。下貫內(nèi)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側。是經(jīng)血多氣猶少。

是動頭疼不可當。項如拔兮腰似折。髀強痛徹脊中央。如結兮如裂。是為踝厥筋乃傷。

所生瘧痔小指廢。頭囟頂痛目色黃。腰尻腳疼連背。淚流鼻衄及癲狂。足經(jīng)腎脈屬少陰。

小指斜趣涌泉心。然谷之下內(nèi)踝后。別入跟中內(nèi)侵。出內(nèi)廉上股內(nèi)。貫脊屬腎膀胱臨。

直者屬腎貫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尋。支者從肺絡心內(nèi)。仍至胸中部分深。是經(jīng)多氣而少血。

是動病饑不欲食。喘嗽吐血喉中鳴。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視KTKT氣不足。心懸如饑常惕惕。

所生病者為舌干??跓嵫释礆赓S逼。股內(nèi)后廉并脊疼。心腸煩痛疸而。痿厥嗜臥體怠惰。

足下熱痛皆腎厥。

手厥陰心主起胸。屬包下膈三焦宮。支者循胸出脅下。脅上連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內(nèi)。

太陰少陰兩經(jīng)中。指透中沖支者別。少指次指絡相通。是經(jīng)少氣原多血。是動則病手心熱。

肘臂攣急腋下腫。甚則胸脅支滿結。心中或大動。善笑目黃面赤色。所生病者為煩心。

心痛掌中熱之極。手經(jīng)少陽三焦脈。起自小指次指端。兩指歧骨手腕表。上出臂外兩骨間。

肘后外循肩上。少陽之后交別傳。下入缺盆膻中分。散絡心包膈里穿。支者膻中缺盆上。

上項耳后耳角旋。屈下至頤仍注頰。一支出耳入耳前。卻從上關交曲頰。

至目內(nèi)乃盡焉。是經(jīng)少血還多氣。是動耳鳴喉腫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銳。

肩肘臂外皆疼。小指次指亦如廢。足脈少陽膽之經(jīng)。始從兩目銳生。抵頭循角下耳后。

腦空風池次第行。手少陽前至肩上。交少陽右上缺盆。支者耳后貫耳內(nèi)。出走耳前銳循。

一支銳大迎下。合手少陽抵項根。下加頰車缺盆合。入胸貫膈絡肝經(jīng)。屬膽仍從脅里過。

下入氣街毛際縈。橫入髀厭環(huán)跳內(nèi)。直者缺盆下腋膺。過季脅下髀厭內(nèi)。出膝外廉是陽陵。

外輔絕骨踝前過。足跗小指次指分。一支別從大指去。三毛之際接肝經(jīng)。此經(jīng)多氣乃少血。

是動口苦善太息。心脅疼痛難轉移。面塵足熱體無澤。所生頭痛連銳。缺盆腫痛并兩腋。

馬刀挾癭生兩旁。汗出振寒瘧疾。胸脅髀膝至骨。絕骨踝痛及諸節(jié)。厥陰足脈肝所終。

大指之端毛際叢。足跗上廉太沖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陰后。循內(nèi)廉陰股充。

環(huán)繞陰器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逢。上貫膈里布脅肋。俠喉頏顙目系同。脈上巔會督脈出。支者還生目系中。下絡頰里環(huán)唇內(nèi)。支者便從膈肺起。此經(jīng)血多氣少焉。是動腰疼俯仰難。男疝女人少腹腫。面塵脫色及咽干。所生病者為胸滿。嘔吐洞泄小便難?;驎r遺溺并狐疝臨證還須仔細看。

十五絡脈一首(出針經(jīng))

人身絡脈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舉。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手厥陰絡為內(nèi)關。

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陰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陽。足陽明絡豐隆記。

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

陰任之絡為尾翳。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名君須記。

經(jīng)脈交會八穴一首(同前)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nèi)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jīng)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后溪督脈內(nèi)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陰蹺照海隔喉嚨。

上一篇:衛(wèi)濟寶書下一篇:雜病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