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醫(yī)病名。是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fā)生嚴重失常的病證,其發(fā)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砂l(fā)生在月經初潮后至絕經的任何年齡,足以影響生育,危害健康。屬婦科常見病,也是疑難急重病證。相當于西醫(yī)病名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病因
病的病因主要是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嚴重失調。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使子宮藏泄失常。
病機
1. 脾虛:素體脾虛,或勞倦思慮、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氣。脾虛血失統(tǒng)攝,甚則需而下陷, 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發(fā)為崩漏。
2. 腎虛:先天腎氣不足,或少女腎氣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或久病 大病窮必及腎,或七七之年腎氣漸衰,天癸漸竭,腎氣虛則封藏失司,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
3. 血熱:素體陽盛血熱或陰虛內熱,或七情內傷,肝郁化熱,或內蘊濕熱之邪,熱傷 沖任,迫血妄行,發(fā)為崩漏。
4. 血瘀:七情內傷,氣滯血瘀,或灼熱、寒凝、虛滯致瘀;或經期、產后余血未凈而 合陰陽,內生瘀血、或崩漏日久,離經之血為瘀。瘀阻沖任、子宮,血不歸經而妄行,遂成崩漏。
診斷要點
診斷依據
1.崩漏病特指月經周期紊亂,陰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見于青春期、更年期婦女,檢查未發(fā)現(xiàn)腫瘤等病變。
2.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現(xiàn)陰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
(1)陰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捫及腫塊者,多為石瘕。
(2)確診妊娠,陰道出血,可見于胎漏或異位妊娠。
(3)產后陰道出血,量多者分為新產出血、 血崩、晚期產后出血;量少淋漓不盡者,為產后惡露不絕。
(4)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熱者,應考慮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
(5)周期性于兩次月經中間(即氤氳期)出現(xiàn)少量陰道出血,且白帶增多者,為經間期出血。
(6)因損傷所致陰道出血,有損傷原因可查,稱女陰損傷。
(7)伴全身多處出血而出血難止,不發(fā)熱者,可能為血溢病。
(8)中老年婦女陰道時有出血,帶下臭穢或夾血絲者,應疑及胞宮癌等之可能。
3.常規(guī)婦科。產科檢查,應作為必備診斷。
4.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檢查,必要時可作脊髓液、細胞培養(yǎng)等檢查。
5.腹部X線攝片、B超、CT掃描等,能幫助確定病位和明確診斷。
病證鑒別
1. 月經先期、月經過多、月經延長 月經先期是周期縮短,月經是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是行經時間長。這種周期、經期、經量的各自改變與崩漏的周期、經期、經量的同時嚴重失調易混淆,但上述之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經期和經量可作鑒別。
2. 月經先后無定期 主要是周期或先后,即提前或退后7天以上2周以內,經期、經量基本正常。
3. 經間期出血 崩漏與經間期出血都是非時而下,但經間期出血發(fā)生在兩次月經的中間,頗有規(guī)律,且出血時間為2-3天,不超過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經期、經量的嚴重失調,出血不止。
4. 生殖器腫瘤出血、生殖系炎癥(宮頸息肉、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 臨床可表現(xiàn)為如崩似漏的陰道出血,必須通過婦科檢查或B超、MRI檢查,診斷性刮宮,可以明確診斷以鑒別。
5. 外陰陰道傷出血 如跌倒仆傷、暴力性交等,可通過詢問病史和婦科檢查鑒別。
6. 內科血液病 內科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在來經時可由原發(fā)內科血液病導致陰道出血過多,甚則暴下如注,或淋漓不盡。通過血液分析、凝血因子的檢查或骨髓細胞的分析不難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