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服用
一、服用時間
1-飯前服膏方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時服藥。疾病在身體的胸膈以下,在飯前服用可以使藥物盡快吸收,藥力迅速下達者,宜飯前服。
2-飯后服膏方
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時服藥。疾病在身體的胸膈以上,在飯后服用可以幫助藥力上行達病所,宜飯后服。
3-睡前服膏方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時服用。補益心脾、養(yǎng)心神的藥物宜睡前服。4-空腹服膏方《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滋膩補益藥,宜空腹服,能夠使藥物迅速進入腸中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fā)揮藥效。如空腹服用時有腸胃不適的感覺,可在半饑半飽時服用。
二、服用季節(jié)
中醫(yī)膏方四季均可服用,但以冬季最佳,一般以冬至日起45日左右,即初九到六九為最佳時期。如果準備在冬季服用兩料膏滋藥,則可以適當提前服用。
三、服用方法
一般每日清晨空腹服一湯匙,或早晚空腹各服一湯匙,可用白開水和勻服用;如方中用熟地黃等滋膩藥或配料類劑量較大,則膏滋稠黏,難以烊化,則可以隔水蒸化后服用;膏滋也可以含化,即將膏滋含在口中,讓膏滋在口中溶化,以發(fā)揮藥效。
服用膏方的禁忌
為了達到治療的目的,要求患者在服用膏方期間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
服用膏方期間,不宜飲濃茶、咖啡,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膏方的吸收。含何首烏的膏方,忌食豬肉、羊血及鐵劑,且不能與牛奶同服;服用含有人參、黃芪等補氣的膏方時,應忌食生蘿卜,以防其破氣消導,影響膏方藥力。
此外,在感冒、腹瀉、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期、婦女月經(jīng)期,應暫停服用膏方’待癥狀緩解或經(jīng)期后再續(xù)服;痛風患者或血尿酸增高者,應盡量避免使用阿膠、鹿角膠、龜甲膠、鱉甲膠等熬制膏滋方,以免病情加重;糖尿病、糖耐量增高及肥胖癥者,宜以木糖醇或元貞糖等替代蔗糖;肝病患者服用膏方時,應盡量使燉烊鹿角膠、龜甲膠、鱉甲膠時使用的黃酒酒精全部揮發(fā),以免傷肝。
膏方的保存
膏方一般需要服用較長的一段時間,為了保證膏方質(zhì)量使其充分發(fā)揮藥力,膏方的存放方法尤為重要。
1-膏方的存放容器
在膏方制作完成后,應讓其充分冷卻,才可加蓋。膏滋藥應儲存在陶瓷容器中,不宜使用鋁鍋、鐵鍋等作容器。盛膏滋藥的容器一定要洗凈、干燥、消毒,
不能留有水分。
2-膏方的存放條件
存放膏滋藥的容器要密封,如果蓋子不密封,可加用密封條,或用兩層塑料
袋包好扎緊。
因為膏滋藥服用時間較長,故應放在陰涼處或放置在冰箱里,以防變質(zhì)。如遇冬令氣溫連日回升,可隔水高溫蒸烊,再晾干冷卻。袋裝膏滋藥以放在冰箱中為宜,每次服用時提前取出,適當加熱烊化后服用。
3-膏方的取用注意
服用膏方時,應先將湯勺洗凈、干燥、消毒,放置一只固定的湯匙在罐里。不宜頻繁更換湯匙取膏,將水分帶進罐里,導致膏方發(fā)霉變質(zhì),或者不注意衛(wèi)生,邊吃邊取,這些很容易導致細菌污染膏方。
服用膏方常見不良及應及處理
由于開具膏方的醫(yī)師經(jīng)驗不同,或患者不遵守醫(yī)囑服用膏方,或膏方加工程序欠規(guī)范等,均可導致患者在膏方服用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
一、服月膏方常見不良反應
個別人服用膏方后,產(chǎn)生腹脹、納呆、腹瀉、口腔潰瘍、口鼻少量出血、便秘、失眠、多夢、興奮、多汗等不適癥狀,或出現(xiàn)皮膚瘙癢、蕁麻疹、紅斑、紅疹等過敏反應,均應暫停服用裔方。
二、常見不良反應的處理
1-消化滯緩
服用膏方后,如出現(xiàn)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狀況,應暫停服用膏方,先服用理氣健脾藥物’再先從小劑量服用膏方,逐步加量。第二年服用膏方前的開路方,應盡可能先調(diào)整好胃腸功能。
2-內(nèi)熱過重
服用膏方幾天后,如出現(xiàn)口苦、鼻衄、面赤、低熱、大便秘結等狀況,可以煎服清熱瀉火、解毒通腑藥,和膏方一起服用。
3-腸道刺激
服用膏方幾天后,如出現(xiàn)大便溏薄甚至泄瀉,應暫時停服膏方,服用理氣健脾的藥物,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待脾胃功能恢復后,再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逐步加量。
4-咳嗽痰多
服膏方期間如果出現(xiàn)咳嗽、痰多,說明膏方助濕生痰,不能很好地被吸收。這時應停服膏方,先用理氣健脾、化痰祛濕的藥物,待癥狀好轉后再服膏方。
5-便秘
服膏方后如果出現(xiàn)便秘,也要停服膏方。可以在飲食中增加纖維食物如芹菜、白菜,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如黃瓜、香蕉等,或者在晨起時飲用蜂蜜水,一般都能解決問題。然后再從小劑量服用膏方,逐漸增加膏方的服用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