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清熱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方劑統(tǒng)稱清熱劑。屬于“八法”中的“清法”。
溫、熱、火三者為同一屬性。溫盛為熱,熱極為火,其區(qū)別只是程度不同,故統(tǒng)稱為熱?;馃釣椴?,甚為常見,究其病因,不外內(nèi)傷和外感兩方面。因于外感者,或表邪入里化熱,或溫熱火毒為?。灰蛴趦?nèi)傷者,則多由臟腑偏盛,五志過極化火所致。
里熱證,由于其臨床表現(xiàn)有熱在氣分、營分、血分,或虛實及臟腑偏盛的不同,因此清熱劑相應分為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清臟腑熱和清虛熱。此外,夏暑為病,亦屬溫熱范疇,故本方劑又包括清熱祛暑一類。
1、清氣分熱劑
清氣分熱劑,主治熱在氣分之證。主要是由于邪入氣分,表邪雖去,里熱漸盛。癥見高熱煩渴,大汗,惡熱,舌紅,苔黃,脈洪滑數(shù)等;或熱病后期氣分余熱未清,氣津兩傷,癥見身熱多汗,心胸煩悶,口干,舌紅等。清氣分熱劑常以清熱瀉火藥石膏、知母、竹葉、梔子等為主組成方劑。由于熱邪為患,最易傷津耗氣,氣津兩傷,故常配伍益氣生津之人參、麥門冬等。代表方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
2、清營涼血劑
清營涼血劑,適用于邪熱傳營,熱人血分諸證。癥見身熱口渴或不渴,譫語神昏,斑疹豫隱或吐衄發(fā)斑,斑色紫黑,舌紅脈數(shù)等。
清營涼血劑常以清營涼血藥,如犀角、生地黃等為主組成方劑。大凡人營邪熱多由氣分傳來,故配伍金銀花、連翹、竹葉促其透熱轉氣;邪熱入血,多迫血妄行,或熱與血結而成瘀,故配牡丹皮、赤芍以涼血散瘀。同時,由于邪熱傳營、入血之時,多伴有陰液耗傷之象,故又常伍以養(yǎng)陰之麥門冬、玄參。代表方如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
3、清熱解毒劑
清熱解毒劑,適用于溫疫、溫毒或瘡瘍腫毒等證。常見煩躁狂亂,吐衄發(fā)斑,或頭面焮腫,或口糜咽痛,或疔瘡癰腫、紅腫痛熱等癥。
清熱解毒劑常以清熱解毒藥,如黃連、黃芩、黃柏、蒲公英、紫花地丁等為主組成。本類方劑所治病證,臨床表現(xiàn)多樣。若熱聚胸膈,便秘溲赤,可加大黃、芒硝以導熱下行;若風熱疫毒發(fā)于頭面紅腫者,可加牛蒡子、薄荷以疏散熱毒。代表方如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等。
4、清臟腑熱劑
清臟腑熱劑,適用于熱邪偏盛于某一臟腑而產(chǎn)生的火熱證候。由于熱邪所在臟腑不同,證候表現(xiàn)各異,故本類方劑的主要配伍及其組方結構亦各按其所屬臟腑火熱證候而有所不同。心經(jīng)熱盛,癥見心胸煩熱,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常以清心瀉火藥,如黃連、梔子、竹葉等組成方劑;肝膽實火,癥見脅痛,頭痛,口苦目赤,耳聾耳腫,溺赤便秘等,常以清肝瀉火藥,如龍膽草、夏枯草、青黛等組成方劑;肺中有熱,癥見咳喘,痰黃或痰中夾膿血,常以清肺瀉熱藥如黃芩、石膏、知母、桑白皮、貝母等組成方劑;脾胃積熱,癥見牙痛,頭痛,齒齦腫痛,口氣熱臭等,常以清胃瀉火藥,如黃連、石膏等組成方劑;熱在腸腑,癥見瀉痢腹痛或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門灼熱等,常以清腸解毒藥,如白頭翁、黃芩、黃連等組成方劑。代表方如導赤散、龍膽瀉肝湯、瀉白散、清胃散、芍藥湯、白頭翁湯等。
5、清熱祛暑劑
清熱祛暑劑,適用于夏月感受暑熱引起的病證。癥見身熱心煩,汗多口渴,小便不利,脈數(shù)等。清熱祛暑劑常以清熱祛暑藥,如西瓜翠衣、荷葉、扁豆衣、香薷等為主組成方劑。由于暑熱為病,每多夾濕,又易耗氣傷津,故本類方劑組成時應配伍清暑利濕或益氣養(yǎng)陰之品,如滑石、西洋參、麥門冬、石斛等。代表方如六一散、清暑益氣湯等。
6、清虛熱劑
清虛熱劑,適用于熱病后期,邪熱未盡,陰液已傷之證。癥見夜熱早涼,舌紅少苔等;或素體肝腎陰虛引起的潮熱骨蒸,五心煩熱及久熱不退的虛熱證。清虛熱劑常以清虛熱藥,如青蒿、秦艽、銀柴胡、地骨皮等為主組成。因其余熱深伏,陰液既傷,肝腎不足,必致陽亢,故常需配伍養(yǎng)陰清熱及滋陰潛陽藥物,如生地黃、知母、鱉甲、龜版等。代表方如青蒿鱉甲湯、清骨散等。
臨床運用清熱劑應注意:①應用清熱劑,應以外無表證、內(nèi)無積滯之里熱證為其適應證。若熱邪在表,當先解表;里熱成實,應予攻下;如表證未解而里熱已盛,則應表里雙解。②辨別里熱證之虛實,熱證之真假,熱證之臟腑。③對于服清熱劑,入口即吐者,可于方中少佐辛溫之姜汁,或采用涼藥熱服的方法,以防格拒。④本方劑均以寒涼藥為主組成,重用、久用易損傷陽氣,傷脾胃,故應適度,不可過量、過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