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栗米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2/7
導讀:秈粟(《本草綱目》)《粱、小米(《隨息居飲食譜》),蘆粟、小米(《食鑒本草》)。


【異名】

秈粟(《本草綱目》)《粱、小米(《隨息居飲食譜》),蘆粟、小米(《食鑒本草》)。

【基原】

為禾本科狗尾巴草屬植物粱Setaria.italica(L.)Beauv.V或粟的種仁。

【性狀】

粟米呈類圓球形,上端稍鈍圓,下端稍尖。表面紅黃色粗糙,有4條明顯突起的縱棱。質(zhì)堅,斷面白色粉性。

【采收加工或制法】

秋季果實成熟后收割,打下種粒,曬干備用。

【性味】味咸,性微寒。

1.《千金要方·食治篇》:“粟米,味咸,微寒。無毒。陳粟米,味苦,寒,無毒?!?/span>

2.《本草蒙筌》:“新則味咸,陳則味苦。氣平、微寒。無毒。”

3.《本草備要》:“甘、咸,微寒。”

4.《本草求真》:“味咸,氣寒?!?/span>5.《隨息居飲食譜》:“性較涼?!?/span>

【歸經(jīng)】入脾、胃、腎。

1.《本草求真》:“專入腎,兼入脾、胃?!?/span>

2.《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少陰經(jīng)?!?/span>

【功用】

益氣和胃,滋陰清熱,止瀉解毒。適宜于脾胃氣弱,食積,反胃嘔吐,消渴,腰膝酸軟,小便不利,泄瀉,痢疾,瘡癤,燙、火灼傷者使用。

1.《千金要方·食治篇》:“粟米,養(yǎng)腎氣,去骨痹、熱中,益氣。”

2.《食療本草》:“止痢,壓丹石熱?!?/span>

3.《飲膳正要》:“主養(yǎng)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陳者良,治胃中熱,消渴,利小便,止痢?!?/span>

4.《飲食須知》:“能解小麥毒。”

5.《本草蒙筌》:“新粟米養(yǎng)腎氣不虧,去脾熱,常益中脘;陳粟米止泄痢分滲,卻胃熱,大解渴消。舂為粉,理氣劣食停,仍止嘔逆;蒸作糗,除寒中熱渴,更實大腸。泔主霍亂轉(zhuǎn)筋,頓飲數(shù)升立愈。臭泔除煩渴驅(qū)熱,酸泔洗瘡疥殺蟲?!?/span>

6.《滇南本草》:“主滋陰、養(yǎng)腎氣、健脾胃、暖中,反胃服之如神。治小兒肝蟲或霍亂吐瀉,肚疼變痢疾或水瀉不止,服之即效?!?/span>

7.《本草綱目》:“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span>

8.《本草備要》:“養(yǎng)腎益氣。治胃熱消渴,止霍亂,利小便?!?/span>

9.《食鑒本草》:“小兒初生,研細煮粥當乳佳,陳者更妙。”

【服食方法】煎湯,煮粥,釀酒,制作食品等。

【服食宜忌】脾胃虛寒者慎食。

《飲食須知》:“生者難化,熟者滯氣。隔宿食,生蟲。胃冷者不宜多食。粟浸水至敗者損人,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span>

【食療方】

1.治反胃吐食粟米粉水丸,梧子大,煮七枚,內(nèi)醋中,細吞之。(《千金要方,食治篇》)

2.治老人脾胃虛弱,嘔吐不下食粟米四合(凈淘),白面四兩。上以粟米拌面令勻,煮作粥,空心食之,一日一服,極養(yǎng)腎氣和胃。(《食醫(yī)心鑒》)

3.治產(chǎn)后氣血虛弱,不能下食粟米三合,羊肉半斤(去脂膜揀取四兩.細切)上以水五大盞,下米、羊肉同煮,欲熟,入鹽、醋、椒、蔥,更煮粥令熟,空心食之。(《太平圣惠方》粟米粥方)

4.《治赤白痢.下水谷食不消煮粟米粥,和曲末方寸匕,日四五服。(《衛(wèi)生易簡方》)

【儲藏】

貯藏于密封容器中,置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處,防蛀防潮。

【食論】

粟米,味咸,性微寒,入脾、胃、腎經(jīng)。李時珍言:“粟之味咸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濁泄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泄腎邪也。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天生五谷,俱能養(yǎng)人,北方產(chǎn)婦多喜服用小米粥,養(yǎng)胃益氣,對產(chǎn)婦、嬰兒皆有益處。據(jù)現(xiàn)代研究,粟米中含蛋白質(zhì)及脂肪量較高,蛋白質(zhì)中含大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等,且含有鈣、磷、鐵等,補益作用較強。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內(nèi)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cè)二維碼關注

 

 

原標題:栗米
上一篇:黍米下一篇:糯米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