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清朝 > 正文

大小諸證方論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4/10

大小諸證方論序

古之時,庸醫(yī)殺人。今之時,庸醫(yī)不殺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間,其病日深,而則效速;倍則濃,濃則力深。今日之用藥者,大抵雜泛而均停,既見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能愈也。

予友傅青主先生,學(xué)問淵博,精實純萃,而又隱于醫(yī)。手著《女科》一卷、《小兒科》一卷之因昔陸宣公晚年居家,尤留心于醫(yī),聞有秘方,必手自抄錄。范文正公嘗曰∶“吾不能為良相心之考《唐書》許允宗言∶“古之上醫(yī),惟是別脈,脈既精別,然后識病。夫病之與藥,有正相情臆假令一藥,偶然當病,他藥相制,氣勢不行,所以難差(瘥),諒由于是。”是集精于方藥,理明詞簡,即令不知醫(yī)之人讀之,亦了如指掌,誠醫(yī)林不可不有之書。而先生著書之心,亦猶陸、范二公之心,其意之切于救人者,豈有異歟?是為序。


康熙癸丑仲秋東吳顧炎武拜序

〔小兒色〕

以鼻之上、眼之間辨之。色紅者,心熱也;紅筋橫、直現(xiàn)于山根〔者〕,皆心熱也。色紫者上行瀉。

小兒脈

大人看脈于寸、關(guān)、尺,小兒不然,但看其數(shù)不數(shù)而已。數(shù)甚則熱,不甚則寒也。數(shù)之中浮此而


三關(guān)

小兒虎口風(fēng)、氣、命三關(guān),紫屬熱,紅屬寒,青屬驚風(fēng),白屬疳。風(fēng)關(guān)為輕,氣關(guān)為重,若至命關(guān),則難治矣。

小兒氣色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現(xiàn)者,乃肝熱也,方用∶柴胡(三分)白芍(一錢)當歸(五分)半夏(三分)白術(shù)(五分)茯苓(一錢)山楂(三有青筋橫現(xiàn)者,亦肝熱也。但直者風(fēng)上行,橫者風(fēng)下行,亦用前方,加柴胡五分,麥芽一錢有紅筋直現(xiàn)者,心熱也,亦用前方,加黃連一分,麥冬五分,去半夏加桑白皮、天花粉各二有紅筋斜現(xiàn)者,亦心熱也,亦用前方,加黃連二分。熱積〔《石室秘錄》中《小兒科》(以下簡稱《石室兒科》)作熱極〕于胸中者,不可用半夏,用桑白皮、花粉可也。

又有黃筋現(xiàn)于山根者,不論橫直,總是脾胃之癥,或吐瀉,或腹痛,〔或〕不思食,方用∶白術(shù)(五分)茯苓(五分)陳皮(二分)人參(二分)神曲(一分)甘草(一分)麥芽(二有痰〔者〕,加半夏一分、白芥子三分。如口渴有熱者,加麥冬三分、黃芩一分。有寒者大黃三分、枳實一分。按之不號叫者,寒也,加干姜三分。如身發(fā)熱者,不可用此方。

小兒發(fā)熱方

不拘早晚發(fā)熱,俱用萬全湯,神效∶柴胡(三分)白芍(一錢)當歸(五分)白術(shù)(三分)茯苓(二分)甘草(一分)山楂(三服冬加麻黃一分,夏加石膏三分,春加青蒿三分,秋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殼三分,有痰加白之。如其有驚風(fēng),加人參五分,其效如神。

又方∶凡潮熱、積熱、瘧熱,乃脾積寒熱,俱當用姜梨引。

柴胡人參黃芩前胡秦艽甘草(各一分)青蒿(童便浸,曬干,一分)生地(

又方

驚風(fēng)皆由于氣虛,宜用壓風(fēng)湯∶人參(五分)白術(shù)(五分)甘草(三分)茯神(一錢)半夏(三分)神曲(五分)砂仁(一

又方

治驚風(fēng)抽掣經(jīng)驗方∶全蝎(一個)黃連(一錢)朱砂(一錢)姜(少許)三味共研細末,調(diào)勻,喂小兒口內(nèi),任其

〔急驚風(fēng)方〕

〔急驚風(fēng)、三六九日一切風(fēng)俱治方∶膽南星、雄黃、朱砂、人參、茯苓、天竺黃、鉤藤、牛黃、麝香、郁金、柴胡、青皮、甘草

小兒疳癥方

此癥脾熱而因手心熱也,遂至口中流涎。若不平其心火,則脾火更旺,濕熱上蒸,而口涎不蘆薈(一錢)黃連(三分)薄荷(三分)茯苓(二錢)桑白皮(一錢)半夏(五分)甘草(此心脾兩清之圣藥也,行熱下行,而疳自去矣。

又方

女人尿桶中白(火研末一錢),銅綠(二分),麝香(一分),共研為細末,搽齒齦上,最

原標題:大小諸證方論